
作者:释印顺著
页数:278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1010748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大乘起信论》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译。主要阐明如来藏缘起之旨,及菩萨、凡夫等发心修行之相,系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归结大乘佛教之中心思想,在中国佛教目前影响极大。本书为印顺法师1954年在香港讲说此经的文字记录,深入浅出,透彻明了,为研读此论之津梁。
作者简介
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学问精深享誉佛教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赴台湾,创建了多所著名佛学院。印顺法师博通三藏,造诣精深,一生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计八百万言,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等,其学术水准备受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推崇。1973年,日本大正大学因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一书的创见而特别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在介绍和弘扬印度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被誉为“玄奘以来D一人”。
本书特色
《大乘起信论》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译。主要阐明如来藏缘起之旨,及菩萨、凡夫等发心修行之相,系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归结大乘佛教之中心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极大。本书为印顺法师1954年在香港讲说此经的文字记录,深入浅出,透彻明了,为研读此论之津梁。
目录
悬论
一 作者与译者
一 一般第一的传说
二 古今怀疑者的意见
三 维护《起信论》的近代大师
四 从合理的观点来重新审定
二 大乘起信
三 本论在佛法中的地位
正释
第一章 归敬与造论之意趣
第一节 归敬三宝
第一项 归敬
第二项 归敬之意趣
第二节 标举五分
第二章 造论因缘
第一节 明造论之因缘
第二节 辨造论之必要
第三章 成立大乘法义
第一节 总标
第二节 法——众生心
第三节 义——大乘
第四章 大乘法义之解释
第一节 总标三科
第二节 显示大乘正义
第一项 总说——一心二门
第二项 心真如门
第一目 出体——真心
第二目 释名义
壹 约心性离相释
贰 约法体离言释
第三目 释疑
第四目 辨相
壹 立二义
贰 如实空
叁 如实不空
第三项 心生灭门
第一目 心生灭
壹 出体
贰 觉相
甲 示觉体
乙 明觉相
……
第五章 修行信心分
第六章 劝修利益分
一 作者与译者
一 一般第一的传说
二 古今怀疑者的意见
三 维护《起信论》的近代大师
四 从合理的观点来重新审定
二 大乘起信
三 本论在佛法中的地位
正释
第一章 归敬与造论之意趣
第一节 归敬三宝
第一项 归敬
第二项 归敬之意趣
第二节 标举五分
第二章 造论因缘
第一节 明造论之因缘
第二节 辨造论之必要
第三章 成立大乘法义
第一节 总标
第二节 法——众生心
第三节 义——大乘
第四章 大乘法义之解释
第一节 总标三科
第二节 显示大乘正义
第一项 总说——一心二门
第二项 心真如门
第一目 出体——真心
第二目 释名义
壹 约心性离相释
贰 约法体离言释
第三目 释疑
第四目 辨相
壹 立二义
贰 如实空
叁 如实不空
第三项 心生灭门
第一目 心生灭
壹 出体
贰 觉相
甲 示觉体
乙 明觉相
……
第五章 修行信心分
第六章 劝修利益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