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汉语方言分布格局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关系(精)

封面

作者:吕俭平著

页数:419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011389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汉语方言分布格局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关系》是一本地理语言学著作,正文分五部分,附参考文献和后记。该书稿比较深入地考察汉语方言的形成、分布、演变与自然地理以及人文地理的关系,着重考察河流湖泊、山脉地形等自然地理以及历史移民、历史政区、交通往来、文化区域等人文地理对方言形成、分布和演变的影响,将语言与地理、历史、文化熔于一炉。书稿次对整个汉语方言分布格局的历史形成与共时分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梳理,尽可能地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非语言因素对汉语方言分布格局的影响进行解释,深化了有关研究。

作者简介

吕俭平,男,湖南邵阳人, 1974年6月出生,邵阳学院副教授。先后在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一直从事语言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和省级社科多个项目。2015年主持湖南省社科西部项目《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的方言布局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关系》(项目编号:15YBX056);2016年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鄂渝川滇黔湘汉语方言布局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关系》(项目编号:16BYY042);2017年主持教育部国家语委语言保护项目《湖南汉语方言?城步》(项目编号:YB1708A027)。在《语言研究》《文化遗产》等CSSCI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过3部论著。

本书特色

《汉语方言分布格局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关系》是一本地理语言学著作,正文分五部分,附参考文献和后记。该书稿比较深入地考察汉语方言的形成、分布、演变与自然地理以及人文地理的关系,着重考察河流湖泊、山脉地形等自然地理以及历史移民、历史政区、交通往来、文化区域等人文地理对方言形成、分布和演变的影响,将语言与地理、历史、文化熔于一炉。书稿最次对整个汉语方言分布格局的历史形成与共时分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梳理,尽可能地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非语言因素对汉语方言分布格局的影响进行解释,深化了有关研究。

目录

序 庄初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方言地图研究成果
二、汉语方言分区研究成果
三、汉语方言地理学研究成果
第二节 研究意义、内容、方法及本书的主要创新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本书的主要创新
第三节 从方言区的名称看方言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关系
第二章 汉语方言分布格局与自然地理的关系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布格局与江河湖海的关系
一、汉语方言的分布格局与长江
二、汉语方言的分布格局与黄河
三、闽语的分布格局与江河海洋
四、湘语的分布格局与河流湖泊
第二节 汉语方言分布格局与山脉的关系
一、汉语方言特征的分布与山脉
二、汉语方言区片的分布和山脉
第三节 汉语方言分布格局与山川形势的关系
一、汉语方言总体分布格局与山川形势
二、湘语的分布格局与山川形势
三、西南官话(湖南)的分布格局与山川形势
四、客家方言(湖南)的分布格局与山川形势
五、赣语的分布格局与山川形势
六、晋语的分布格局与山川形势
七、吴语的分布格局与山川形势
第三章 汉语方言分布格局和人文地理的关系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布格局与历史移民的关系
一、汉语方言总体分布格局与历史移民
二、湘语的分布格局与历史移民
三、客家方言的分布格局与历史移民
四、西南官话(湖南)的分布格局与历史移民
五、赣语(湖南)的分布格局与历史移民
六、晋语的分布格局与历史移民
七、吴语上丽片的分布格局与历史移民
第二节 汉语方言分布格局与历史政区的关系
一、吴语的分布格局与历史政区
二、闽语(福建)的分布格局与历史政区
三、湘语的分布格局与历史政区
四、西南官话(湘、黔)的分布格局与历史政区
五、晋语的分布格局与历史政区
六、赣语的分布格局与历史政区
七、徽语(婺源)的分布格局与历史政区
第三节 汉语方言分布格局与历史交通的关系
一、湘语的分布格局与历史交通
二、赣语(湘东)的分布格局与历史交通
三、吴语上丽片的分布格局与历史交通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汉语方言分布格局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关系(精)》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5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