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夫龙,王晓文
页数:34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3416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朱德发教授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第二代学人中的杰出代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独著、合著和主编的书达50余部,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及时总结和编选他的著作的评论文章,对于推动和深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书为朱德发教授著作评论文章的精选集,通过编选朱德发教授著作的评论文章,意在展示一代研究大家在五四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与思潮、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关系、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等领域的学术影响和突出贡献。该书由“独奏的回声”、“合奏的弦音”、“交响的魅力”和“附录”四部分构成。其中,“独奏的回声”搜集的是朱德发教授独著的评论文章;“合奏的弦音”搜集的是朱德发教授合著的评论文章;“交响的魅力”搜集的是朱德发教授主编著作的评论文章;“附录”部分包含朱德发小传、朱德发著作编年、朱德发著作评论编年以及著名专家学者对朱德发教授学术成就的评价文章。
作者简介
陈夫龙,山东枣庄人,生于1975年4月。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人文教育与传统文化。 [1] 主要致力于现代中国文学与侠文化研究,在中国侠文化和武侠文学的历史变迁与现代转型的整体架构下,深入探讨现代中国特定时空下文学与侠文化的关系,以此透视侠文化在现代中国语境下的承传、发展、流变及其时代特征和精神内涵,提出了新文学作家“侠性心态”的概念,在雅俗对峙与对话的整体文学格局中考察其生成与嬗变的轨迹,进一步加深人们对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变迁的认识与理解。立足于人文教育立场,着重发掘传统侠文化在当下的时代价值与积极意义,为当前文化建设和文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与理论方法。 [1] 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中国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研究(2010年度),参与国家级和部省级课题多项。
王晓文,年龄38 性别 女 工作单位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部, 职务 党校教师。
本书特色
朱德发教授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第二代学人中的杰出代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独著、合著和主编的书达50余部,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及时总结和编选他的著作的评论文章,对于推动和深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书为朱德发教授著作评论文章的精选集,通过编选朱德发教授著作的评论文章,意在展示一代研究大家在五四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与思潮、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关系、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等领域的学术影响和突出贡献。该书由“独奏的回声”、“合奏的弦音”、“交响的魅力”和“附录”四部分构成。其中,“独奏的回声”搜集的是朱德发教授独著的评论文章;“合奏的弦音”搜集的是朱德发教授合著的评论文章;“交响的魅力”搜集的是朱德发教授主编著作的评论文章;“附录”部分包含朱德发小传、朱德发著作编年、朱德发著作评论编年以及著名专家学者对朱德发教授学术成就的评价文章。
目录
独奏的回声
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收获
——评朱德发同志的《五四文学初探》
五四文学研究的新成果
——评《中国五四文学史》
史胆·史识·史才
——试评朱德发《中国五四文学史》
理论开拓与现象研究的深度契合
——简评朱德发教授新著《20世纪中国文学
流派论纲》
整合·还原·沉潜·思变
——评朱德发《20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朱德发《五四文学新论》
学术灵魂的又一次探险
——读朱德发教授的《五四文学新论》
在主体思维空间的开拓中锐意创新
——评《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
新文学史学建构中的主体思维研究
一《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
建构“现代中国文学”的大学科新体系
——论朱德发的创新力作《世界化视野中的
现代中国文学》
建构“文学史学”三维评判坐标
——读《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
再造与重建:榛楛大泽与沧海混漾里的史性、理性、人性的新开拓
——对《穿越现代文学多维时空》的理解与阐释
立序求新重在述怀
——读《朱德发序评集》
《朱德发序评集》解读
现代文学史书写理论的新收获
——评朱德发新著《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探索》
现代文学史学研究的新跨越
——评朱德发《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探索》
《朱德发文集》:脑力劳模“体大思精”的结晶
朱德发先生《现代中国文学新探》读后
耄耋仍挥如椽笔,元气犹似“新青年
——读朱德发先生《现代中国文学新探》有感
评《为大中华造新文学——胡适与现代文化
暨白话文学》
合奏的弦音
茅盾研究的新收获
——读《茅盾前期文学思想散论》
文学形态、文学主题与文学的历史
——有感于《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
疏通三千年爱河的成功尝试
——评《爱河溯舟》
整合网取透发新声
——评朱德发教授主编《中国山水诗论稿》
评《跨进新世纪的历程: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
挑战”困惑
——评《跨进新世纪的历程:
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
“文学史学”的拓荒之作
一《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
读《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
思维之力生命之美
——读朱德发《现代中国文学英雄叙事论稿》
……
交响的魅力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