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克里斯蒂娜·娜丰(Cristina La
页数:350页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3081914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用英美语言哲学的成果诠释了解释学哲学的根本洞见, 其问题意识来自晚期现代哲学中的致命分裂, 而其概念手段则来自语言哲学与解释学哲学这两大传统在20世纪晚期取得的成果。它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回答理性与语言的关系, 解开困扰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的纠结。
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娜·娜丰(Cristina Laront),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特别是解释学与批判理沦。
本书特色
本书用英美语言哲学的成果诠释了解释学哲学的根本洞见,其问题意识来自晚期现代哲学中的致命分裂,而其概念手段则来自语言哲学与解释学哲学这两大传统在20世纪晚期取得的成果。它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回答理性与语言的关系,解开困扰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的纠结。
目录
第一部分 德国语言哲学传统中的语言学转向
引言
第一章 哈曼对康德的批判:语言作为我们与世界关系的构成者
第二章 语言的构造性维度:根据洪堡
第三章 哲学解释学的语言观
第二部分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中的语言概念
引言
第四章 语言作为理解的媒介:语言的交往用法
第五章 语言作为学习的媒介:语言的认知用法
第三部分 内在实在论视角下的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理论
引言
第六章 理性可接受性和真理
第七章 理性可接受性和道德正当性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译后记
引言
第一章 哈曼对康德的批判:语言作为我们与世界关系的构成者
第二章 语言的构造性维度:根据洪堡
第三章 哲学解释学的语言观
第二部分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中的语言概念
引言
第四章 语言作为理解的媒介:语言的交往用法
第五章 语言作为学习的媒介:语言的认知用法
第三部分 内在实在论视角下的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理论
引言
第六章 理性可接受性和真理
第七章 理性可接受性和道德正当性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译后记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8/20180801/2/B695787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