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沈华菊
页数:57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488337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非物质文化博览会官方推荐幼儿读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为孩童量身打造
★精美的图片及珍贵的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视频,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非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
沈华菊 ,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组联部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组委会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华老字号·传统技艺项目组成员,《中华传统技艺》副主编。
相关资料
让传统文化植根于儿童的内心 儿童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心灵是一片未经开垦的土壤,撒下什么样的种子,未来就将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儿童未来看世界的眼光,往往基于其人生的开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赖以发展的根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沃土。随着时代车轮不断前进,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流逝,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这种独特而又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很多因为非遗传承人的逝去而永远消失。
早在百年前,梁启超就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强则国强”。现在,如果我们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上,那么在未来,他们必将成长为中华优秀文化的践行者。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本书挑选了3-6岁孩子相对容易理解的剪纸、风筝、皮影等容易激发孩子兴趣的非遗项目,以简单易懂且充满趣味的故事和讲解,以图文并茂的呈现形式,引导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了解中国伟大的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未来之责任,也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希望我中国少年,能从小树立热爱优秀传统文化之观念,更能从小坚定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在未来扛鼎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
本书的编写基于对相关非遗项目严谨的田野调查,在轻松的表述中保留了非遗的浓浓味道,六个项目的最代表性传承人给孩子揭秘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影像为儿童呈现了传统技艺的流程,鼓励儿童争做“小小非遗守护者”,拉近了非遗与儿童的距离,让传统文化植根于儿童的内心。此外,书中特别设计了具有趣味性、体验性的小游戏,用以增强儿童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本书的出版作为一种尝试,希望能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儿童低幼年龄段的启蒙打开一扇窗,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传播尽一份微薄之力。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基地(中心)主任 孙冬宁
本书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赖以发展的根基,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沃土,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基于此,济南出版社联合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精心为幼儿园的孩子们打造了一本非遗读物。 本书的编写基于对相关非遗项目严谨的田野调查,在轻松的表述中保留了非遗的浓浓味道,六个项目的最代表性传承人给孩子揭秘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影像为儿童呈现了传统技艺的流程,鼓励儿童争做“小小非遗守护者”,拉近了非遗与儿童的距离,让传统文化植根于儿童的内心。此外,书中特别设计了具有趣味性、体验性的小游戏,用以增强儿童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众多非遗研究专家及传承人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获得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组委会的高度认可。
目录
第一章 中国骄傲
第一节 中国书法
第二节 中国篆刻
第三节 中国剪纸
第四节 中国珠算
第五节 热贡艺术
第二章 民族风采
第一节 侗族大歌
第二节 麦西热甫
第三节 格萨尔
第四节 玛纳斯
第五节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第三章 绝世技艺
第一节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第二节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第三节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第四章 传统民俗
第一节 端午节
第二节 妈祖信俗
第三节 二十四节气
第四节 羌年
第五节 祭孔大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