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三危佛光(莫高窟的营建)

封面

作者:王惠民

页数:153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423150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一传入中国就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佛教”。敦煌石窟延续长达一千多年,它的营建历史和所反映的佛教思想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形态。

本书内容要准确,材料要翔实,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还要有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本领。像这套丛书,配了许多图片,当然还要求图与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敦煌类图书的出版已形成了甘肃教育出版社的一大特色,此类图书的成功出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也从中摸索和积累了诸多编辑经验。在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上,从敦煌的景观、历史、文化、社会生活、艺术、影响等角度安排写作内容。经过我们认真调查与讨论,列出12个部分。

目录

佛教篇

大化西行:初期的敦煌佛教

真实的佛陀虚幻的佛国

白马驮经:佛教传人中国

敦煌菩萨:竺法护与敦煌早期佛教

神圣与凡俗:敦煌的佛教世界

石窟与禅

僧俗之间

净土与地狱

营建篇

凿仙岩以居禅:石窟形制

禅窟

中心柱窟

殿堂窟

佛坛窟

大像窟

影窟

僧房窟

瘗窟

仓储窟

佛龛

奋锤聋壑:窟主、工程与工匠

乐傅、法良发其宗:敦煌石窟的首创

《莫高窟记》

敦煌石窟知多少

建平、东阳弘其迹:敦煌北朝洞窟的营建

继往开来:隋代洞窟的营建

灿烂佛宫:唐前期敦煌石窟的营建

惨淡经营:中唐以后的敦煌石窟的营建

保护篇

治沙防沙

崖面体加固

壁画和塑像的保护

壁画颜料的分析

壁画的酥碱与起甲

游客对石窟的影响及其对策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节选

佛教篇

河西走廊的南面是东西走向的。祁连山,再往南就是青藏高原;北面是沙漠、戈壁、荒山为主的蒙古高原,为荒漠地带,河西走廊就是夹在雪山和荒漠之间的狭长地段。绵延1000多千米的河西走廊则在祁连山雪水的灌溉下形成一连串绿洲和草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富饶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河西走廊成为古代北方草原民族南下、南方高原民族北上的交汇点,汉代之匈奴、唐代之吐蕃均倚重这方肥沃的水土,在这里居住生息,有时还成为烽火连天的战场。8世纪中叶爆发的安史之乱耗尽了唐帝国的精力物力,结束了一千多年的汉唐盛世时代,一个帝国从此一蹶不振。吐蕃趁机占领河西地区,中原与西域间的文化交流一度中断。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既是地理意义上的走廊,更是一条历史的走廊。在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前的一千多年间,中原地区与西域乃至欧洲的交流都要经过这条走廊。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海拔1100米,周围是山脉,三危山和鸣沙山是敦煌的两座望山。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使这方沙漠中的绿洲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经济发达。由敦煌向西则是流沙之地,商贾来往唯依驼马尸骨为标识,所以进出流沙的商旅在这里需要停顿休息,补充给养,甚至就在此地进行商贸活动。

丝绸之路始于中原,沿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然后由敦煌分两道通向西域,即出阳关经昆仑山北麓、鄯善、于阗、葱岭,最终到达大月氏、安息。或出玉门关经天山南麓、吐鲁番、龟兹、葱岭,最终到达大宛、康居。而西域商人、物产也经此两道汇聚敦煌,再到达长安。敦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和经济的发达,逐渐成为古代中原与西域交往的重要路口,是河西走廊的最重要的桥头堡。

  宋代以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这条陆路通道逐渐废弃,明代设嘉峪关,将敦煌居民迁移到嘉峪关以东,敦煌经过一千多年的繁荣昌盛,终于萧寂下来。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三危佛光(莫高窟的营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