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从割裂到融合: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丛书

封面

作者:高帆

页数:323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91407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梳理城乡经济关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超越刘易斯模型的中国城乡结构转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研究了城乡融合度与中国城乡结构转变不同阶段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城乡经济关系割裂的形成原因和表现,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失衡型融合”的成因、效应、激励相容机制、政策实施效力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协同型融合”作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城乡经济关系新模式。

作者简介

高帆(1976-),男,陕西周至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系常务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是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尤其关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与农业发展。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或摘要46篇(次)。出版专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2项。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社科新人”和上海市“晨光学者”。学术研究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

本书特色

本书在梳理城乡经济关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超越刘易斯模型的中国城乡结构转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研究了城乡融合度与中国城乡结构转变不同阶段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城乡经济关系割裂的形成原因和表现,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失衡型融合”的成因、效应、激励相容机制、政策实施效力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协同型融合”作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城乡经济关系新模式。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重要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2章 文献梳理与评述
2.1 针对中国城乡经济关系内涵和测度的研究
2.2 针对中国城乡经济关系现状及成因的研究
2.3 针对城乡经济关系完善思路和方案的研究
2.4 对已有相关文献的评述
第3章 中国城乡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3.1 刘-费-拉模型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
3.2 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社会背景
3.3 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中国城乡经济关系
第4章 中国城乡经济关系的测度与演变阶段
4.1 我国城乡经济关系测度的方法论基础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动
4.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关系变动的再考察
第5章 中国割裂型城乡经济关系的形成及其绩效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第一发展战略与约束条件
5.2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背景下的经济制度
5.3 割裂型城乡经济关系的多重效应
第6章 失衡型融合: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城乡经济关系
6.1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发展战略与约束条件
6.2 经济增长第一战略下我国的经济制度安排
6.3 政府-市场关系与城乡经济关系的失衡型融合
第7章 城乡经济关系失衡型融合的表现及形成机理
7.1 城乡经济关系失衡型融合的含义和表现
7.2 城乡经济关系失衡型融合的形成逻辑
7.3 城乡经济关系失衡型融合及其解释:一个例证
第8章 城乡经济关系失衡型融合的主要经济效应
8.1 城乡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8.2 城乡收入差距对整体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8.3 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
第9章 协同型融合: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城乡经济关系
9.1 我国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约束条件
9.2 协同型融合城乡经济关系的内涵及实现条件
9.3 实现城乡经济关系协同型融合的政策方案
第一0章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从割裂到融合: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丛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5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