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青
页数:287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1122316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建立的风景名胜区价值认知框架,从庐山文化景观的历史源头、发展过程和当下人们对庐山世界遗产价值的认知中,提炼出庐山文化景观价值体系的6个价值主题,并在中国文化、社会历史背景中,解释了庐山文化景观价值的变迁;将再认知的庐山风景名胜区价值体系置于靠前遗产背景,对其登录世界遗产的类别、突出普遍价值等进行了再评估,补充了价值标准、内容和具体诠释,回应了预设的理论框架。
本书特色
以回溯法为统领整体研究结构的逻辑策略,采用案例研究结合宏观民族志的质性研究方法论,按照“明确问题-预设理论框架-运用预设框架分析-回溯、补充理论体系”的步骤,对庐山进行本质性个案案例探究。明确了庐山文化景观价值体系的特点及其对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体系的贡献。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焦点议题
1.1.1 始于庐山登录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困惑
1.1.2 如何理解世界遗产文化景观
1.1.3 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关系
1.1.4 如何认知庐山风景名胜区价值体系
1.2 研究现状
1.2.1 文化景观及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研究的中I
1.2.2 关联风景名胜区与文化景观的研究不足
1.2.3 脱离本土文化的风景名胜区及其价值研究
1.2.4 庐山及庐山文化景观研究的局限
1.2.5 对研究现状的整体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3.1 “风景名胜区与文化景观的关系”解惑
1.3.2 庐山风景名胜区价值体系再认知
1.3.3 庐山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再评价
1.3.4 第一与本土文化景观价值体系的拓展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5 主要概念界定
1.5.1 风景名胜区
1.5.2 文化景观价值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问题
1.6.2 本体论和认识论立场
1.6.3 研究逻辑
1.6.4 研究方法论
1.6.5 研究方法
1.6.6 章节结构安排
第2章 人与自然——中西方理论与实践的价值重点
2.1 中国人的“自然的价值”哲思
2.1.1 中国人对“自然”的称谓及其价值意识
2.1.2 中国人的传统自然观
2.2 基于传统自然观的风景名胜区域价值建构
2.2.1 自然作为宗教、政治与人格道德的象征
2.2.2 自然作为视觉审美与艺术创作对象
2.2.3 自然作为宗教生活、聚居与精英教育场所
2.2.4 自然作为文化精英内观世界的外部投射
2.2.5 自然作为悟道、游赏的行旅空间
2.3 西方“自然的价值”理论
2.4 西方“文化景观”理论的景观价值诠释
2.4.1 景观作为科学考察和艺术表达的实践对象
2.4.2 自然的文化——引人人类学视角的“文化景观
2.4.3 景观作为象征——人与自然的视觉关系的社会学解释
2.4.4 景观作为存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现象学解释
2.4.5 地方性的、普通的景观具有价值——文化研究视角
2.4.6 景观作为价值冲突的城市空间——社会空间视角
2.4.7 景观作为遗产的价值——历史视角
2.5 世界遗产实践的价值观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焦点议题
1.1.1 始于庐山登录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困惑
1.1.2 如何理解世界遗产文化景观
1.1.3 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关系
1.1.4 如何认知庐山风景名胜区价值体系
1.2 研究现状
1.2.1 文化景观及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研究的中I
1.2.2 关联风景名胜区与文化景观的研究不足
1.2.3 脱离本土文化的风景名胜区及其价值研究
1.2.4 庐山及庐山文化景观研究的局限
1.2.5 对研究现状的整体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3.1 “风景名胜区与文化景观的关系”解惑
1.3.2 庐山风景名胜区价值体系再认知
1.3.3 庐山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再评价
1.3.4 第一与本土文化景观价值体系的拓展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5 主要概念界定
1.5.1 风景名胜区
1.5.2 文化景观价值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问题
1.6.2 本体论和认识论立场
1.6.3 研究逻辑
1.6.4 研究方法论
1.6.5 研究方法
1.6.6 章节结构安排
第2章 人与自然——中西方理论与实践的价值重点
2.1 中国人的“自然的价值”哲思
2.1.1 中国人对“自然”的称谓及其价值意识
2.1.2 中国人的传统自然观
2.2 基于传统自然观的风景名胜区域价值建构
2.2.1 自然作为宗教、政治与人格道德的象征
2.2.2 自然作为视觉审美与艺术创作对象
2.2.3 自然作为宗教生活、聚居与精英教育场所
2.2.4 自然作为文化精英内观世界的外部投射
2.2.5 自然作为悟道、游赏的行旅空间
2.3 西方“自然的价值”理论
2.4 西方“文化景观”理论的景观价值诠释
2.4.1 景观作为科学考察和艺术表达的实践对象
2.4.2 自然的文化——引人人类学视角的“文化景观
2.4.3 景观作为象征——人与自然的视觉关系的社会学解释
2.4.4 景观作为存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现象学解释
2.4.5 地方性的、普通的景观具有价值——文化研究视角
2.4.6 景观作为价值冲突的城市空间——社会空间视角
2.4.7 景观作为遗产的价值——历史视角
2.5 世界遗产实践的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