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海晏河清:长江流域的灾异防治

封面

作者:彭智敏[等]编著

页数:240页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492207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长江流域自然灾害众多,洪涝、干旱、蝗虫、血吸虫、地质灾害、水污染一应俱全,其中洪水灾害出现最多、危害最大。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防治灾害的手段和成果则因历史、政治、经济水平的执政者的因素,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历史上自然灾害常常由于人为的因素产生放大或缩小效应,因此有时往往既是天灾,也是人祸。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政府高度重视,军队冲锋在前,反应机制逐步完善。遇到灾难的时候,百姓的损失较以往会减少很多。《中华长江文化大系8·海晏河清:长江流域的灾异防治》共分为四章,时间段分别定在先秦至清朝中期、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21世纪前十年。

作者简介

  彭智敏,1960年生,湖南湘潭人,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1993年至1994年在德国做访问学者。现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近年来在中部崛起、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院级课题20余项,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百余篇。    易德生,1971年7月生,湖北钟祥人;199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武汉大学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北省社科院楚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先秦历史地理与文化,荆楚历史地理与文化。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江汉论坛》等权威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白洁,1980年生。河南南阳人,经济学博士。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先后出版专著l本。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和地方政府委托项目20余项。    张静,汉族,1977年生,山东淄博人。历史学硕士,经济学博士。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经济史和区域经济。相关成果先后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东岳论丛》《江汉论坛》等权威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并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索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l项,参与教育部社科青年项目2项。参加省部级横向课题10余项。参与编写著作4部。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敬畏天命 理性探索——古代长江流域的灾异与防治
第一节 天地玄黄——先秦时期的灾异与防治
一 良渚文明消失之谜
二 大禹治水不是传说
三 工程防灾的传奇——都江堰
第二节 天命与自然——两大传统灾异观的形成与交织
一 两大灾异观的形成
二 灾异观决定防治方法
第三节 江河溢决——两汉的水灾及其防治
一 江河成灾
二 灾前防备
三 灾后救治
第四节 天灾人祸——两晋南北朝时期水旱灾害及其防治
一 水旱频发
二 沿袭、倒退与发展
第五节 水旱并发——唐代的水旱灾害及其防治
一 水旱交替
二 灾害预防
三 有效救治
第六节 疠鬼出没——宋代江南地区瘟疫的流行
一 江南多瘟疫
二 瘟疫之产生
三 瘟疫的预防
四 瘟疫的救治
第七节 江汉泛滥——明代江汉平原水灾防治
一 水灾频发
二 防灾备灾
三官民共救
第八节 山崩地裂——清代前期四川的大地震
一 地震频发
二 应对震灾
第九节 蝗虫蔽日——清代前期江南的蝗灾
一 江南飞蝗
二 多法防治
第十节 干支并发
——乾隆五十三年长江流域性水灾
一 夏季洪水
二 全力应对
……

第二章 国家应对 社会参与——近代长江流域的灾异防治
第三章 积极应对 构建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流域的灾异防治
第四章 以人为本 科学抗灾——新世纪以来长江流域的灾异防治
参考文献
后记
总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海晏河清:长江流域的灾异防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49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