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守望中的行进:云南戏曲与花灯演出组织研究

封面

作者:吕维洪著

页数:25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446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云南是民族戏曲艺术的富集地。百年来,学界对云南戏曲的历史发展、文本解读、作家研究、文献探索、音律斟定、理论总结以及舞台表演戏台等进行了众多的阐释,而云南戏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演出活动始终与民俗祭祀和民俗节庆相关,因此,演出文化的研究就极为重要。通过对云南戏曲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分析其中的文化要素,进而彰显戏曲的本体意义。选取云南地区很有民间特色的花灯为个案,从花灯民间演出组织这一孔径出发,了解其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帮助民营演出组织走出困境,探索其发展与壮大之路,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云南花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进而为整个戏曲的振兴和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

作者简介

吕维洪,男,1970年4月生,云南省沾益区人。文学硕士,现为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2005—2008年在贵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主持完成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完成云南省哲学艺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项,荣获曲靖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在《四川戏剧》《兰台世界》《思想战线》《教育文化论坛》《民族论坛》《牡丹江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本书特色

云南是民族戏曲艺术的富集地。百年来,学界对云南戏曲的历史发展、文本解读、作家研究、文献探索、音律斟定、理论总结以及舞台表演戏台等进行了众多的阐释,而云南戏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演出活动始终与民俗祭祀和民俗节庆相关,因此,演出文化的研究就极为重要。通过对云南戏曲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分析其中的文化要素,进而彰显戏曲的本体意义。选取云南地区最有民间特色的花灯为个案,从花灯民间演出组织这一孔径出发,了解其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帮助民营演出组织走出困境,探索其发展与壮大之路,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云南花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进而为整个戏曲的振兴和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一)云南戏曲研究动态
(二)云南花灯研究动态
上编 云南戏曲研究
一 云南戏曲发展概述
(一)云南戏曲的萌芽
(二)云南戏曲的孕育
(三)云南戏曲的形成
(四)云南戏曲的成熟
(五)云南戏曲的兴盛
二 云南戏曲的文化特征
(一)云南戏曲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明清时期的云南戏曲作品
(三)云南戏曲的文化活动
(四)云南戏曲的历史文化传播
三 戏曲谚语与戏曲文化
(一)云南戏曲谚语的内容
(二)云南戏曲谚语的地域色彩
(三)云南戏曲谚语的价值观
四 戏曲文物与戏曲风貌
(一)演出场所
(二)演出习俗
(三)演出剧目
五 滇剧传统剧目的源流
(一)传统剧目数量
(二)传统剧目来源
(三)传统剧目的题材
六 少数民族“化身复活”剧目的文化阐释
(一)“化身复活”母题的文化渊源
(二)“化身复活”戏曲的原生形态
(三)“化身复活”戏曲的悲剧性
(四)“化身复活”戏曲的文化心理
中编 云南花灯演出组织发展史研究
一 明代的社火演出组织
(一)社火演出组织的社会环境
(二)花灯演出组织的衍生
二 清代的花灯演出组织
(一)清代初期的花灯演出组织
(二)清代中后期的花灯演出组织
三 民国时期的花灯演出组织
(一)玉溪新灯演出组织的兴起与变革
(二)农民救亡灯剧团
(三)学生花灯与革命花灯
(四)彩排茶室与“灯夹戏”
四 1949—1976年间的花灯演出组织
(一)1949年到1966年的花灯演出组织
(二)1966年到1976年的花灯演出组织
五 1977年至今的花灯演出组织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守望中的行进:云南戏曲与花灯演出组织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4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