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最后的访谈系列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

封面

作者:[美]库尔特·冯内古特

页数:152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17067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冯内古特的小说、剧本和随笔获得了靠前范围内的广泛赞誉。在这本贯穿其一生的访谈录中,我们能够知晓是什么驱动了冯内古特去写作,他对自己作品的很终评价,他如何踏上写作之路,其家族和家庭对他一生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以及他战争经历中的作家身份。

作者简介

库尔特•冯内古特 KURT VONNEGUT

1922年11月11日生于印第安纳波利斯,他以黑色幽默、讽刺口吻和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著称,并凭借1959年的《泰坦的女妖》首次吸引了全美的注意力,而1963年的《猫的摇篮》奠定了他“真正艺术家”的身份。正如格雷厄姆•格林称,他是“在世最优秀的美国作家之一”。冯内古特于2007年4月11日去世。

本书特色

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冯内古特的小说、剧本和随笔获得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赞誉。在这本贯穿其一生的访谈录中,我们能够知晓是什么驱动了冯内古特去写作,他对自己作品的最终评价,他如何踏上写作之路,其家族和家庭对他一生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以及他战争经历中的作家身份。

“他能够在二战中打仗,从恶名昭著的德累斯顿轰炸中幸存,失去朋友、妻子和无数所爱之人,在经历美国历史最近二十年的动荡之后,仍然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没有伤害’,并把这句话刻在了墓碑上,或许还伴随着大笑。上帝保佑您,冯内古特先生,无论您身在何处,谢谢您所做的一切。”

冯内古特 x 《巴黎评论》

身为二战老兵,冯内古特希望他死的时候能有军礼厚葬,号手奏乐,国旗盖棺,鸣响礼炮。这是他一直都向往的东西,然而,除非他战死沙场才能得到。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冯内古特的小说、剧本和随笔获得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赞誉。在这本贯穿其一生的访谈录中,我们能够知晓是什么驱动了冯内古特去写作,他对自己作品的最终评价,他如何踏上写作之路,其家族和家庭对他一生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以及他战争经历中的作家身份。

“他能够在二战中打仗,从恶名昭著的德累斯顿轰炸中幸存,失去朋友、妻子和无数所爱之人,在经历美国历史最近二十年的动荡之后,仍然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没有伤害’,并把这句话刻在了墓碑上,或许还伴随着大笑。上帝保佑您,冯内古特先生,无论您身在何处,谢谢您所做的一切。”

冯内古特 x 《巴黎评论》

身为二战老兵,冯内古特希望他死的时候能有军礼厚葬,号手奏乐,国旗盖棺,鸣响礼炮。这是他一直都向往的东西,然而,除非他战死沙场才能得到。

冯内古特 x 《国家》

德累斯顿的轰炸让我了解了一种现象,就是我的失忆和那些经历过雪崩、洪水和大火的人们一样,人的大脑里有某种装置,在灾难超过一定水平后,会关掉我们的记忆。

冯内古特 x 约瑟夫•海勒

我认为男性一直怀疑女性比他们更强大、更优秀,这是从他们母亲身上感受到的。

冯内古特 x 《别笑》

库尔特•冯内古特成长于大萧条时代,他的家庭并不鼓励艺术追求。冯内古特的父亲推动孩子们朝理性主义前进,他坚信科学是一切的答案,而非艺术。

冯内古特 x 《美国航空杂志》

冯内古特总是让我们尽全力去成为最好的自己,并不懈地敲打我们的笑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感激的事情。

目录

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艺术,《巴黎评论》,1977年春季刊

“值得爱的一定不止死亡”,《国家》,1980年8月

乔与库尔特秀,《花花公子》,1992年5月

大功告成的忧郁症,《别笑》,2006年8月

上帝保佑您,冯内古特先生,《美国航空杂志》,2007年6月

最后的访谈,《在这些时代》,2007年5月9日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最后的访谈系列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4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