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乐理.视唱练耳分册-初级-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乐基础知识

封面

作者:赵易山,教育部考试中心

页数:115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1030338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即“视唱练耳”测试的学习用书,其主要内容是结合高音、节奏和其他乐理知识的讲解,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全面训练,从而帮助学习者掌握音乐语言诸要素,提高音乐表现力和理解力。

本书特色

《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乐基础知识:乐理 视唱练耳分册(初级)》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节选

br />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

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一代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

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孔子说:“兴

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些名言都道出了音乐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

的重要性。音乐正是借助于有节律的音响运动,塑造艺术形象,表达

思想感情,晓之于理,动之于情,感之于心,寻之于行,在潜移默化

的熏陶中,净化人的心灵。所以,音乐教育活动不是孤立的艺术,它

本质上是一种依托于文化土壤中的情感教育。

    正因为音乐教育具有“丰富想象、开拓思维、陶冶情操、启迪智

慧”的功效,以中央音乐学院1 989年在新加坡开始举办社会音乐水平

考级为始,以音乐考级为标志的全民社会音乐教育在中国掀起了热潮,

并取得了可观的初步成效。然而欣喜之中也应该看到,目前所有的音

乐考级,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技轻艺”——即重视音乐演唱、演

奏的表演技能学习,而轻视或忽视音乐艺术美感及其基础理论知识养

成的弊端。

为了培养音乐爱好者在学研专项表演技能的同时,也不断深

化对构成音乐美的基本元素的认识,最终提升他们深层次

的音乐鉴赏能力与美感趣味,并真正构建起一套融社会音

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与家庭音乐教育于一体的综合

音乐教育模式,教育部考试中心与中央音

  乐学院合作,共同推出了“全国音乐等

级考试”。

    为这个等级考试,中央音乐

学院重新组织专家,对各项音乐

表演技能的等级考试,根据以往的考级经验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调

整,编排了新的教程,还特别设置了较为规范和系统的“音乐基础知

识”考试项目,并编写了相关各等级的教程。

    作为‘‘音乐基础知识”中学习音乐者必须掌握的“乐理”视唱练..

耳”,是中央音乐学院社会音乐水平考级既有的项目。针对以往儿童在

这项学习中普遍感到较为单调枯燥而难以进步的情况,这次新教程的

编写,结合了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融入了动漫及多媒体

等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赋予了它“音乐性”、“趣味性”、“创造性”等

新的特点,使之更容易接受。至于新增设的旨在培养和提高音乐学习

者的音乐素养的“音乐常识”,则通过浅显生动的文字语言,丰富璀璨

的音响和绚丽多彩的画面,声像并茂地来介绍中外古今丰富多彩的音

乐文化形态和知识。可以相信,在“全国音乐等级考试”中,“音乐基

础知识’’等级考试的介入,将会从多角度提高我国音乐学习者的综合

音乐素养,这也是中国音乐教育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的体现。

    我们期待着“音乐基础知识”等级考试及其教程,能在音乐等级

考试,以及最终提高中国国民音乐文化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产生

广泛的影响。也希望所有使用这套教程的教师和同学,对其中所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使之不断完善。

教育部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全国音乐等级考试委员会主任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兼考级委员会主任

    王次熠

    2007年1 0月

前吉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音乐等级考试”

分两大项进行:一是声乐、器乐的专项表演技能考试;二是音乐基础知

识考试。

    “音乐基础知识考试”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为培养和提高业余音

乐学习者的音乐素养,介绍中外古今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形态和知识的

“音乐常识”;另一组成部分即本书“乐理·视唱练耳”。两者均分为初级、

中级和高级,并与各级专项音乐表演技能考级相应配套:即“初级”与某

一专项音乐表演技能的一、二、三、四级的考试相对应,“中级”与五、

六、七级的考试相对应;“高级”与八、九级和演奏级相对应。

    “乐理·视唱练耳考试”包括音乐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乐理和视唱练

耳的技能和方法。其中的“视唱练耳”,就是一种将所见的乐谱如何转化成

演唱、演奏,以及将所口斤到的音乐如何记录成乐谱的技术性训I练。而“基

本乐理”,则是对乐谱上的符号及一些相应的概念性名词,如何体现作为音

乐的音及其关系的理论阐释;或换言之,就是解释乐谱为什么要把音乐这

样记录下来的理由,以及记录乐谱所必要的、国际通用的规范。

    对于音乐学习者,掌握“乐理·视唱练耳”的必要性,就如同学习

语文的识文断字。只有在真正了解了每个字正确的书写方法,又明白了字

词和句子的含义后,才能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与完整无误的听写。学习

“乐理-视唱练耳”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音乐学习者在掌握这些音乐最基

本的技术元素,及其基本组合运用产生的音响效果后,能培养起他们的

“音乐感觉”——就像懂得了识文断字后,不仅能在阅读中欣赏和感受到

诗词美文的妙处,甚至能用动人的文字,将内心的思想情感的体验或冲动

表述出来一样——具有“音乐感觉”的人也是如此——他(她)不仅能将

看到的乐谱或听到的音乐,通过想象与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相联系,从而

加深对这个音乐作品的理解,并作为一种新的诠释和再创作,转化应用于

自己的演唱或演奏;甚至能自如运用音符,感人地宣泄和传达自身心灵

深处的情绪波澜。总之,学习“乐理·视唱练耳”,掌握了音乐的基本技

术环节,最终是要转化为驾驭音乐的能力。

  《乐理·视唱练耳分册》(初级),适用于正在学习声乐或器乐,参加

或准备参加全国音乐等级考试,达到或接近初级水平,年龄在9岁左右或

小学三年级以上的音乐学习者。也可供音乐爱好者作为音乐启蒙读物。

    以往作为主要是技术训l练的“音基”学习,曾使得一些小朋友在学

习过程中有过“音乐是快乐的,音基是痛苦的”的感慨。为了解决这个问

题,本教程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在坚持按照教育科学规律,合理安

排教学进程,确保通过初级阶段教程的学习,达到规定专业音乐水准的前

提下,充分考虑到了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一是加强了“音乐性”。本教程所采用的供学生聆听的音响,来源于

日常实际音乐中的乐器演奏或人声演唱,而不仅仅是单调的钢琴。他们将

在直接感受和领略音乐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并掌握这些音乐最基

本的技术元素,而不会把“音基”学习过程的回忆,噩梦般停留在全是钢

琴轰隆隆的混响,以及音符像糖葫芦堆积成串的繁难计算中。

    二是赋予了“趣味性”。本教程既科学地规划了教学进度和每个新内

容的课时,同时根据儿童的特点,设计出了不同的游戏化很强的练习方

法,并通过为每个新内容设定一个有着特定色彩的动画“形象大使”,结

合活泼、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节,使教学内

容在他们的兴趣盎然中潜移默化地进入脑海。

    三是在教学上突出“合作性”。本教程的教学采用集体课形式,孩子

得以在与身边的小伙伴一起参与游戏,以及相互呼应、对比和陪衬过程

中,进行快乐的“舞台”式的协作,从而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使学习不

断得到提高,又能使他们稚嫩的心灵得到团队彼此充实的温润。

    四是开启孩子的“创造性”。音乐(尤其是器乐)本身就是富于想象

力和创造力的艺术,而儿童无拘无束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有着惊人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本教程的学习进程设计,注意到了启发孩子们在参与中充分

发挥自己在音乐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以致用与活学活用中,让每个

音符都成为孩子们自己心灵真实倾诉的声音。

    “音乐是快乐的,学习‘音基’也是快乐的。”我们最大的愿望,是

看到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整个旅途中,都洋溢着天真快乐的笑脸,从而把

美好的音乐永远珍藏在他们的记忆中。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乐理.视唱练耳分册-初级-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乐基础知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4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