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丽华,等编
页数:538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1170840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临床专科护理岗位规范化培训教材·重症护理学》是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的文件精神,在卫生部医政司护理处、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的指导和支持下编写的专科护理岗位规范化培训丛书之一。
《临床专科护理岗位规范化培训教材·重症护理学》主要阐述了临床重症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与技能,实用性强。本套教材适用于全国专科护理领域岗位规范化培训,培训对象为具有2年及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注册护士。培养目标为具有护理专业意识、专科护理意识、创新意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解决专科病人护理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专科护理人才。
本书特色
本书是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的文件精神,在卫生部医政司护理处、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的指导和支持下编写的专科护理岗位规范化培训丛书之一。本书主要阐述了临床重症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与技能,实用性强。
目录
第一章 重症护理发展与趋势
第一节 重症护理的发展
第二节 重症护理的人员培训及核心价值观
第二章 重症护理的心理社会层面
第一节 重症单位环境与患者需求
第二节 重症濒死患者与家属支持
第三章 重症患者疼痛管理
第一节 疼痛的定义、分类和影响
第二节 危重患者疼痛与意识状态的评估
第三节 危重患者镇痛与镇静的管理
第四章 重症监护室医院内感染预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预防重症监护室医院内感染方法
第三节 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第五章 心肺脑复苏现况与发展
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现代心肺脑复苏术的发展
第三节 心肺脑复苏基本程序
第四节 心肺脑复苏热点、难点问题的探讨
第六章 重症监护室综合护理管理
第一节 重症监护室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节 重症监护室护理梯队培养——培训与持续教育
第三节 重症监护室的质量管理
第二篇 重症护理操作技能
第七章 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第一节 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管理
第二节 肠内营养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第八章 重症监护各类导管的护理
第一节 外科引流管和肠道营养管的护理
第二节 静脉和动脉导管的护理
第三节 中心静脉压测定
第四节 持续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导管的护理
第九章 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
第一节 氧治疗
第二节 气道管理
第三节 人工呼吸机的应用和管理
第十章 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监测
第一节 常用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
第二节 床边多功能血流动力学监护仪使用常规
第十一章 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
第一节 心电图监测和判断方法
第二节 床边心电监护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第三节 心脏电击除颤术
第十二章 血液净化技术
第一节 血液透析技术
第二节 腹膜透析技术
第十三章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
第一节 水与电解质代谢平衡
第二节 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三节 酸碱平衡
第十四章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与护理
第一节 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及评估
第二节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种类
第三节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
第十五章 重症护理文件书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ICU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
第三节 ICU患者重症监护记录单
第十六章 胸部物理治疗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胸部物理治疗的评估
第三节 胸部物理治疗技术
第四节 胸部物理治疗技巧
第五节 胸部物理治疗的有效评价
第三篇 各系统疾病患者的重症护理
第十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重症护理
第一节 护理评估
第二节 常用监测技术与护理
第三节 常见重症疾病患者的监护
第四节 常用药物与护理
第十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重症护理
第一节 护理评估
第二节 心律失常患者的重症监测与护理
第三节 心力衰竭患者的重症监测与护理
第四节 心肌梗死患者的监测与护理
第五节 心脏疾病外科手术治疗与监护
第六节 常用药物与护理
第十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重症护理
第一节 护理评估
第二节 常见重症疾病患者的监测与护理
第二十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重症护理
第一节 护理评估
第二节 常用监测技术
第三节 常见症状及护理
第四节 常见重症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 常用药物与护理
第二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重症护理
第一节 神经系统保护机制
第二节 护理评估
第三节 颅内压的监测与护理
第四节 颅脑损伤患者的重症监护
第五节 脑膜炎、脑炎患者的重症护理
第六节 脑卒中患者的重症护理
第二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重症护理
第一节 护理评估
第二节 常用监测技术
第三节 常见重症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常用药物与护理
第二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的重症护理
第一节 护理评估
第二节 常用监测技术
第三节 常见重症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常用药物与护理
第二十四章 烧伤患者的重症护理
第一节 护理评估
第二节 常用监护技术与护理
第三节 烧伤重症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五章 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重症护理
第一节 妊娠期高血压
第二节 胎盘早剥
第三节 羊水栓塞
第二十六章 早产儿、新生儿及儿童疾病患儿的重症护理
第一节 早产儿/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第二节 新生儿常见重症疾病的护理
第三节 儿童突发急症和意外伤害
第二十七章 休克、创伤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重症护理
第一节 休克患者的重症监护
第二节 多发伤患者的重症监护
第三节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重症监护
第二十八章 器官移植患者的重症监护
第一节 器官移植的进展
第二节 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第四节 器官移植患者的常用监测和护理
第五节 肝脏移植患者的重症监护
第六节 肾脏移植患者的重症监护
第七节 心脏移植患者的重症监护
第八节 其他器官移植的重症监护
附录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重症监护(ICU)护士培训大纲
节选
br />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护士在防病治病、抢救生
命、促进康复、减轻痛苦以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近年
来,我国护士队伍发展迅速,护理工作领域逐步拓展,护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广大护理工作者为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
长,促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
业技术水平已成为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卫生部高度重视护理工作的健
康发展,于2005年颁布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
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大幅度增加临床一线护士配备、增强护士队伍整体
素质、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人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
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作用等十个方面的具体任务。
为提高护理的专业化水平,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逐步建立专科护
士的培养体系和资质认定制度,使护士在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护理岗位发挥
重要作用。截至2006年,我国护士队伍总数近143万,每千人口的护士数仅为
1.11医护比例倒置,护理教育体系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对国外的经验不能完
全照搬照用,要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医疗卫生工作和临床技术发展的实际需
要,优先选择技术性较强,对护士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的护理岗位,培养临床专
业化护理人才,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和管理制度,提高护理工
作的专业化水平,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
培养人才,教育是关键,教材是武器。卫生部教材办公室、人民卫生出版
社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二》及《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二》,组织
有关专家编写了针对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和肿瘤护理专业
的规范化培训教材,相信这套教材一定会在专业化护士的培养工作中发挥积
极的作用。希望广大护理工作者加强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
平,为提高我国护理专业水平,为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前 言
重症护理是一门以危急重症患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护理专科领域。为了满足危重患
者的身心需求、减轻患者疾苦,重症护理人员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对危重患者的监护,针对
重症监护室或病室内重病护理单位的患者及其家庭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护理。
本书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对专科护理的发展要求,在
吸取了国内外重症护理领域的最新专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基础上,由多位来自不同
区域的护理专家们组织编写而成。全书以整体护理理念、美国重症护理学会的护理核心
理念及模式为指导,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层面探讨患者的需求,并综合了临床最新
的重症护理技术和实践指导,将护理程序贯穿于各类疾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此外,为了
促进重症护理的专业发展,培养专科护理高级人才,本书还探讨了重症护理专业的人力资
源管理、护理人员的角色和素质要求、专科发展模式、专科护士的认证及培训、护理科研项
目等内容,并结合重症护理理论、专科技能、临床实践与管理为一体。
本书主要供对重症护理有兴趣的护理专业的学生和从事临床重症护理工作的护理人
员的规范化培训时用。书写过程中致力于提供科学、系统的重症护理专科的理论知识和
最新的护理操作技术,对重症护理专科中常见的重点疾病进行了具体介绍,并附有病例分
析、常见问题解答等以供读者学习和应用。
全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为总论,探讨了重症护理的现况、发展趋势及该领域所重视
的议题,主要内容包括疼痛护理、重症患者与家庭的心理支持、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与预
防、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及重症监护室的综合护理管理等几个章节。第二篇为重
症护理操作技能,介绍了输液泵、空肠泵的临床应用、各类导管的护理、人工呼吸机监护技
术、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及床边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器的使用、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
血液净化技术,以及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还介绍了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与护理、
ICU护理文件书写、胸部物理治疗技术等,本部分内容涵盖ICU基本的重点监测技术和
护理操作技能。第三篇以系统为主导,分别呈现了各系统的危急重症护理,包括呼吸、循
环、消化、血液、神经、泌尿及内分泌系统。此部分的内容不仅提供了各个系统的整体认
识,还进一步介绍了各系统中的重点疾病的护理要点;本书尚包含了临床上不同领域的重
症患者的护理,如:烧伤重症、休克、多发伤、多脏器功能衰竭、器官移植、儿童重症以及母
婴护理中的常见重症护理等内容,供不同科室的重症护理人员参考。
<节选内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多位护理专家及同仁的帮助和指导,尤其感谢来自PrOiect
HOPE(世界健康基金会)所提供的多种新版原文参考教材;世界健康基金会高级护理专
员周嫣博士的仔细编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淑嫒教授的精辟审核和帮助;
吴媚斯进行的文献查阅和文字处理。对所有参编者能将理论与临床实践在本书中充分结
合,从而具体呈现本书的特点表示感谢;同时对各位编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次修稿、鼎
力支持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写的时间仓促,难免有所遗漏与不足,期望本书能为护理界再添一本有价值的
学习用书,欢迎广大医疗护理同仁对本书编写内容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