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凤著
页数:178页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70773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的主题是由跨国公司员工、跨文化沟通技巧教授及国际商务学会会员组成的德尔菲专家组精心选择的, 内容全面而实用。书中详细分析了文化和跨文化沟通的性质, 提供了与跨文化沟通有关的商务谈判实用指南和丰富信息, 包括如何进行跨国或跨地区商务谈判, 如何书写不同的商务信函等内容。
作者简介
张凤,1981年出生,河南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法国国立工艺与技术大学管理学硕士。现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与翻译专业书籍1部,发表期刊论文若干篇,并参加完成多项科研课题与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是商务英语和跨文化交际等领域。
目录
第一篇 全球管理者的环境
第一章 国际商务管理导论
第一节 跨国背景与演化理论
第二节 近期现状与未来发展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
第四节 国际商务与全球竞争力
第五节 现代企业与国际商务管理
第二篇 全球管理的文化情境
第二章 国际商务管理沟通的跨文化研究思考
第一节 跨文化研究的内涵
第二节 跨文化研究的层次
第三节 跨文化研究的特殊意义
第四节 跨文化研究的社会环境
第五节 跨文化研究的管理风格
第三章 国际商务行为的全球化管理文化情境
第一节 组织设计与文化领导力
第二节 新兴经济体与文化价值观
第三节 管理体制与文化概要
第四节 国际商务与文化差异
第五节 交易成本与文化制度
第三篇 国际及全球运营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第四章 国际商务管理的语言实施战略
第一节 语言的多样性
第二节 语言的表达形式
第三节 语言的性质
第四节 语言的翻译问题
第五节 语言的思维方式
第五章 国际商务管理的跨文化沟通理念
第一节 文化沟通的目标与方法
第二节 信息技术的全球化与本地化
第三节 跨文化沟通环节的实务与应用
第四节 领导力的文化评估与应对模式
第五节 权变领导的文化功能与控制因素
第六章 跨文化谈判的决策制定系统
第一节 组织结构
第二节 认知导向
第三节 面对面策略
第四节 互动体制
第五节 有效性与科学性
第四篇 全球人力资源管理
第七章 国际商务与跨文化交际的联动路径探讨
第一节 合资企业的跨文化差异整合
第二节 跨文化冲突的根源分析与化解途径
第三节 国际商务管理的伦理道德要素
第四节 国际商务运作的全球化战略形成步骤
第五节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思维语境与管理方向
参考文献
节选
《国际商务管理的语言沟通与跨文化交际联动路径研究》: 同心圆最外层是人造制品和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清楚地看到和发现的,例如建筑物、艺术品、人们的着装、相互之间交流方式、各种协议、制度等。 从建筑物的设计来看,日本的办公场所往往是某个部门的所有职员(包括部门领导)都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美国设计也是类似的,但相互之间往往用隔板隔开,而德国人则各自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而且办公室的门一般是关着的,当然门上会写上办公室主人的姓名。可以想象,如果这三个国家的职员都到美国的公司总部去上班,会引起多大的文化冲突,日本人会觉得那些隔板会妨碍人们的交流,而德国人则会对这种混乱嘈杂的工作环境感到非常的不舒服。再比较一下不同国家的城市格局也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影响,美国城市街道的布局一般是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反映了一种注重平等的文化,而法国巴黎和中国北京的城市布局就很有讲究,巴黎的街道是以中央广场为中心,向各个方向辐射出去,而北京的布局是以天安门为中心向两边排开,反映出这两个国家较强的等级观念。 艺术与文化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对于不同国家艺术品的研究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文化差异,例如就绘画而言,中国的传统画往往会用寥寥几笔勾画出一幅东方人认为很有意境的作品(日本画也有这个特点),一幅画上面可能有大部分是空着的,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这在美国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他们不会容忍一幅绘画作品有那么多的空白,而是试图将整幅画都填满,这也与两国对于协议和制度的看法相一致,美国人会将制度或协议等书面文件写得非常详尽具体,而中国人往往倾向于只给出一些主要的原则性的条款。 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于工作中的服饰看法也不尽相同。如英国人和德国人在工作时会穿着比较正规的服装,而美国人工作中的穿着就比较随意。英国人在工作中的倾向于正规服装而且拒绝穿着随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不愿意将工作和家庭生活混在一起的想法。 文化的不同导致不同国家的人的交流方式有很大差别。中国的企业领导者在与其他企业进行谈判时,会带着很多人一起参加,表示对于某件事情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领导人的一种权威,而美国人则不太注意这些。在一些国家比如中国、德国或法国,人们在相互称呼时,往往会在姓名或姓氏之前加上一些头衔来反映一个人的职务或学问。交往中的另外一个很敏感但常被忽视的问题就是人们在初次接触时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北欧人对于过近的距离会感到不舒服,他们只有在相距一臂之外才会觉得正常,而来自拉美的人在交往中的空间距离就很近,甚至经常拥抱。这两个地区的人第一次交往时,北欧人肯定会不断的往后退来保持一种舒服的距离,而拉美人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一种不友好和被拒绝的感觉。二、价值观和习俗文化层次同心圆的中间层是价值观和习俗。价值观是人们对于周围的客观事物的对与错、好与坏、重要与否的观念和看法,是有关事物应该如何存在的一种主观判断。文化的最外层的人造制品和行为都是受到人们价值观和习俗所影响的。价值观是文化研究最主要的方面,很多文化研究都是基于价值观的研究,如关于企业的首要目标,或者说企业首先要满足谁的需要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判断,美国公司首先要考虑的是股东的权益,股东权益高于一切在他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而在德国或瑞典等北欧国家,职员的利益得到了很大的关注,职员在工作安全与保证、享有社会福利方面拥有很大的权利,而日本公司的首要关注点是顾客,顾客在日本公司眼里真正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上帝。 美国人习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处理国际事务,经常忘记对于同一件事情实际上还有其他方式的价值判断。美国人相信有志者事竞成;在设定奋斗目标时应该实际一些,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工作是生活的中心,一个合格的员工应该首先要对所属的组织负责;必须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员工如果不能胜任工作就应该辞退;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公司的各种信息应该是公开的,只要是为了工作需要,内部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取;竞争可以导致高效的工作,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鼓励竞争;结果比过程更重要,为了实现一个具体的目标,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用一切手段和方法,也许有些方式会有悖于道德要求,但无论如何,能够实现目标是最重要的。 美国这些在工作场合的基本价值观在美国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但实际上从全球范围看,由于文化的不同,还存在其他不同的价值观。在此,我们列举了一些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的与美国文化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并分析了这些不同价值观对管理可能造成的不同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