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于尔根.哈贝马斯-知识分子与公共生活

封面

作者:【德】斯蒂芬·穆勒多姆

页数:688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1459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斯蒂芬·穆勒-多姆经过多年深入调研,亲自采访了哈贝马斯,以及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各种人物,为读者奉上了一部传记大作。它是首部全面记录这位当代富名望的知识分子生平的作品。以相关历史事件为背景,本书既记述和探讨了哲学反思与知识分子介入的相互作用,亦探索并展现了个人生活史与作品史之间的关系。

本书清晰地勾勒出一位举世无双的思想家的画像:他不仅创立了交往行动理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哲学成就,而且每当他察觉社会发展滞后,不能为保证自由平等的生活条件提供可能性时,会立刻成为毫不妥协的批判者。

作者简介

斯蒂芬·穆勒- 多姆,出生于1942 年,在法兰克福师从狄奥多? 阿多诺和马克斯·霍克海默,现为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社会学系荣休教授。另著有《阿多诺传》。

译者简介

刘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自由译者,译有《世界的演变》(合译)。

相关资料

公共知识分子是一个被危及的物种——幸而还有于尔根·哈贝马斯。

——《南德意志报》

《于尔根·哈贝马斯》是一位成就非凡、仍然健在的知识分子的传记,他的读者远远超出了学术界。斯蒂芬·穆勒- 多姆是一位讲故事高手,会让你情不自禁、手不释卷地一口气读完本书。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传记写作的艺术了。

——《华盛顿图书评论》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德国有一位拿得出手的知识分子,而且他本人并不在意这种地位,那么这个人就是,正如我们从这本认真严谨的传记中所了解的,于尔根·哈贝马斯。

——《达姆施塔特回声报》,2014 年6 月18 日

这本书真是太有趣了。——《卫报》

穆勒- 多姆……的《于尔根·哈贝马斯》是一部大作。穆勒- 多姆细致入微地讲述了一位学者一波三折的学术生涯,分析了影响哈贝马斯人生道路的政治思想对抗,讲述了被哈贝马斯所影响的形形色色的争论。这一切令德国的当代史栩栩如生地跃然眼前。

——斯蒂芬·吕德曼,《新奥斯纳布吕克报》,2014 年6 月18 日

海德格尔精简的人生总结,“一个人出生、工作,然后死去”,可能适合放在亚里士多德身上,但不能用来形容这位可能是当下时代的“希腊大学问家”的哲学家——于尔根·哈贝马斯。不只是因为他仍然健在,仍精力充沛地书写新作,还因为他对哲学、社会学、政治理论、文化批判主义的巨大贡献,需要在他作为一位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背景下,加以理解和体会。与其另一部作品《阿多诺传》一样,斯蒂芬?穆勒- 多姆再次证明了他在重要思想家丰富而杂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中抽丝剥茧、去芜存菁的能力。

——马丁·杰(Martin Ja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本书特色

斯蒂芬·穆勒-多姆经过多年深入调研,亲自采访了哈贝马斯,以及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各种人物,为读者奉上了一部传记大作。它是首部全面记录这位当代富名望的知识分子生平的作品。以相关历史事件为背景,本书既记述和探讨了哲学反思与知识分子介入的相互作用,亦探索并展现了个人生活史与作品史之间的关系。

本书清晰地勾勒出一位举世无双的思想家的画像:他不仅创立了交往行动理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哲学成就,而且每当他察觉社会发展滞后,不能为保证自由平等的生活条件提供可能性时,会立刻成为毫不妥协的批判者。

目录

前言

序言 同类中的异类

第一部分 灾难与解放

第一章 作为常态的灾难岁月

第二章 在哥廷根、苏黎世和波恩的大学生活

第二部分 政治与批判

第三章 在马克思咖啡馆接受智识教育

第四章 在性格迥异的阿本德罗特和伽达默尔的庇护下

第五章 重返法兰克福

第六章 在社会科学研究的象牙塔中

第三部分 学术活动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第七章 场所精神: 第三次重返法兰克福

第八章 新项目

第九章 置身意识形态论争战区

第十章 反对德意志性和民族主义

第四部分 世界公民社会与正义

第十一章 职业批判者

第十二章 驯化资本主义和欧洲的民主化

第十三章 后形而上学现代性中的哲学

第十四章 著作表

后记:内心的罗盘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于尔根.哈贝马斯-知识分子与公共生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36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