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三元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学.统计学类)

封面

作者:林岗,黄泰岩等著

页数:310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058684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知识经济作为独立经济形态的出现,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相并存的三元经济结构。这就使一直被推崇为指导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二元经济理论的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性大打折扣。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强国之梦,就必须探索三元经济下的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理论和道路。
本书所构建的三元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试图提出替代二元经济理论的适用于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理论,从而在理论上丰富和扩展发展经济学,在实践上为我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续写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奇迹”提供思路。

本书特色

 知识经济作为独立经济形态的出现,对发展中国家
而言,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由农业经
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相并存的三元经济结构。这就
使一直被推崇为指导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二元经济
理论的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性大打折扣。中国作为一个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强国之梦,就
必须探索三元经济下的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理论和
道路。
    本书所构建的三元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试图提出替
代二元经济理论的适用于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理论,从
而在理论上丰富和扩展发展经济学,在实践上为我国实
现又好又快发展,续写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奇迹”提
供思路。

目录

第一章 三元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一、知识经济的来临二、知识经济是深刻的知识革命和技术革命三、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构成三元经济结构四、知识经济作为独立一元是世界经济结构的一场革命五、三元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二章 知识型企业的性质一、引言二、知识型企业的含义及其特征三、知识型企业能否沿用资本逻辑四、理解知识型企业性质的逻辑起点五、知识资本价值的实现装置六、知识型企业知本逻辑与资本逻辑的统一第三章 三元经济下的劳动力流动一、“双峭壁”模式的理论假设和基本命题二、“双峭壁”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构成三、劳动力流动模式的“双峭壁”解析、动态发展及发展中国家的可能性悖论四、“双峭壁”模式下劳动力流动的表现形式五、“双峭壁”模式的经验验证第四章 三元经济下的人力资本形成一、技工短缺的信息经济学分析二、知识经济下企业家的生成三、人力资本形成的教育投资第五章 三元经济下的资本积累一、工业化的资本贡献二、风险投资的资本贡献三、国外投资的资本贡献四、政府的资本贡献第六章 三元经济下的市场实现一、知识部门的高新技术产业无法实现自我循环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实现模式三、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实现中的作用第七章 三元经济下的收入分配一、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转变为知识积累二、收入分配的价值导向三、收入分配的政策导向和判断公平的标准第八章 三元经济下的产业组织重构一、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兴起二、模块化生产网络的优势及风险三、模块化生产网络对外包和集群的影响四、模块化生产网络对现有产业组织理论的挑战第九章 三元经济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新型工业化是全新的工业化道路二、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安排第十章 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一、知识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相关文献回顾二、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三、结论及政策建议第十一章 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一、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我国信息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三、信息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四、加快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章  三元经济下的市场实现
在二元经济理论中,刘易斯尤其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在某种
程度上忽视了农业发展对工业生产的贡献,这其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
是农业对工业发展的市场贡献。这是因为,农村市场不仅是工业制成品
最终获得实现的重要市场途径,而且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对工业
制成品的需求。但是,由于工业产品具备在工业经济部门内部可以自我
循环、自我实现的特征,工业部门产品的市场实现在二元经济下还不是
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正是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忽略市场实现的重要
原因。他指出,现代部门即使在传统部门的汪洋大海中仍可以自我生
存。在三元经济下,知识产业的特征决定了三元经济下的市场实现是不
可或缺的。

  知识部门的高新技术产业无法实现自我循环
    在工业经济部门内部,由于存在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部门,在两大
部门内部又有若干个产业相互联系的具体产业,因而工业品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不依赖于农业部门而自我实现。这也正是工业化可以在一定时期
内脱离农业部门的发展而优先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是,在知识经济部门内部,各个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由生产引致的
需求是相当有限的,例如,高技术产业对电脑等通讯设备的需求、对传
真机的需求等。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对市场规模的要求也高。这是因
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期投资巨大,风险性较高,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
的迅速达到关系着企业的存亡,这就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相应的产
品。因而,相比之下,它的市场实现严重地依赖最终消费的需要,也就
是农业经济部门和工业经济部门的需求。在中国,数万个雄心勃勃的公
 司在短短一两年内就消失了,其中,许多网络产业迅速失败的原因就是
缺乏市场的支撑。相反,如果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市场的良好支撑,就会
获得更好的发展。以笔记本电脑市场为例,有资料显示,2002年中国
市场笔记本电脑的总销量为88.7万台,与2001年相比增长率高达
48.8%。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消费市场大幅增长,2001年笔记本电脑在
消费市场的份额仅占整体市场的5.1%,而2002年消费市场笔记本销量
已达到15万台,占整体市场份额的16.9%,消费市场的份额有了成倍
增长,成为笔记本电脑市场新的需求增长点。①很明显,最终消费需求
的提高促进了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实现,从而进一步拉动了笔记本电脑业
的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经济部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
起步阶段非常重要,在传统产业的汪洋大海中,知识部门很难独立地生
存下去。如何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从孵化到产品实现的良性循环机制成
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实现模式
    既然高新技术产业难以自我循环,那么,高新技术产业究竟是如何
完成市场实现的?它依靠什么来盈利的?从哪里赚钱?用什么方式来赚
钱?这就是说,高新技术产业的合理盈利模式到底是什么?
    在高新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以互联网投资为例,我们可以看到,IT
业的大量资金投到了许多靠吸引“眼球”来试图盈利的项目上。这些
项目可能在短期内吸引了巨大的资金,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获得了一
些利润;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些项目盈利模式单一,缺乏实际价值,
并不具备长期盈利能力。例如,许多网站、搜索引擎、大量新兴的
WEB2.0公司都是广告型盈利模式,广告收入成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
源,惊人的广告收入增长率在令人惊喜的同时也预示着这些产业的后续
发展需要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在不断上演的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互联网
业的一个趋势,那就是互联网业正从单纯地吸引眼球向注重商业价值转
变,正从.com公司向与传统产业相融合的产业模式转型二
    亚马逊公司是一家美国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是网络业最早开始经
营电子商务的公司之一,开始只经营网络的书籍销售,现在扩展到范围
相当广泛的其他产品,包括DVD、音乐光碟、电脑、电子产品、衣服
和家具等。就在2000年网络泡沫出现的时候,绝大多数快速成长的网
络公司都纷纷倒闭,只有亚马逊公司还能获利,2002年第4季度的纯
利润约有500万美元,而到2004年已经高达3亿多美元。不管亚马逊
公司最终成功与否,它表现出来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本质和定位是非常
明确的,那就是网络公司的存续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提供信息流或者经
营广告生存,而是要与实体经济或者传统产业相结合,为传统产业
服务。
    可见,高新技术产业不是要在知识经济的孤岛中独立发展,而恰恰
是在为传统产业的服务过程中实现市场回报,这也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
盈利模式,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实现机制。对于这种盈利模式,我
们可以称之为“部门互动型”盈利模式。
    “部门互动型”盈利模式的核心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
造,尽管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但是高新技术产业与传
统产业之间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高新技术产
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应当融人和激活传统产业,因为具有可改造性
的传统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市场基础。同时,高新技
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降低了传统产业的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了
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空间,从而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
供了更广泛的市场基础。总之,高新技术产业是附着在传统产业之上,
为传统产业服务的产业,通过改造传统产业构成自身的市场空间和盈利
模式。高新技术产业离开了传统产业就无法生存,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和意义。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含义就在于此。
    从企业层面来看,传统工业企业借助信息技术降低了生产和管理成
本,提升了利润空间和企业的竞争力,而信息技术企业也在传统企业应
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的过程中获得了市场实现。上海通用在现代信息
技术平台的支持下,利用现代物流观念,实现了及时供货,做到了短期
交货、柔性化和敏捷化,通过网络采购和网络销售使物流成本下降近
30%。TNT邮政集团的分支机构TNT物流公司使用CAPS/Baan供应链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三元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学.统计学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3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