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大卫·赖克
页数:20,364页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2130924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一个复杂且经常错误百出的交叉点: 遗传学与我们理解的人类差异之间的关系, 而人种, 就是最著名的差异。实际上, 尼安德特人的DNA在现代人类的基因组里是不规则分布的, 而非与人类DNA完全混合。这暗示着杂交发生得非常罕见, 在非洲人的进化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尼安德特人生活在20万至3万年前的欧洲和亚洲。我们的祖先 —— 现代人类, 大约于6.5万年前到达欧亚大陆, 因此两个物种有足够多的时间接触。总之, 这是一本有内涵又读起来特别有趣儿的书。
作者简介
大卫·赖克
● 古人类DNA领域的世界级领跑者。哈佛医学院遗传学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 2015年,因为率先通过大规模测序和分析远古人类的基因组数据来揭示人类历史,被《自然》杂志评为“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荣获百万美元的“丹·大卫奖”、美国科学促进会的“纽科姆·克利夫兰奖”、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奖”等多项殊荣。
译者简介
叶凯雄大卫·赖克
● 古人类DNA领域的世界级领跑者。哈佛医学院遗传学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 2015年,因为率先通过大规模测序和分析远古人类的基因组数据来揭示人类历史,被《自然》杂志评为“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荣获百万美元的“丹·大卫奖”、美国科学促进会的“纽科姆·克利夫兰奖”、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奖”等多项殊荣。
译者简介
叶凯雄
康奈尔大学营养学博士,目前在康奈尔大学计算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营养基因组学和人类进化生物学。其博士后导师阿隆·凯南曾在本书作者大卫·赖克实验室攻读博士后。曾为《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做校正。
胡正飞
资深译者。译作有《动物武器》《哪些科学观点必须去死》等。
相关资料
《人类起源的故事》以古DNA技术为依托,让我们对过去10万年人类迁徙和融合的历史有了全新认识。大卫讲述的这个故事,让我们对人类的未来有了更多的遐想:我们会迁徙到哪里,我们会遇到谁,双方是打一场遭遇战还是融合在一起?大卫是哈佛医学院的最科学家,也是讲故事的高手,他的这本好书千万不能错过。
——刘慈欣
著名科幻小说家,《三体》作者
感谢此书的作者大卫·赖克,他用深厚的科学素养为其讲述专业领域发展和研究的故事注入了灵魂;感谢此书的译者,他们用精湛的文字将此精彩的作品作了精美的诠释。推荐大家细心品读!
——杨焕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大基因理事长
基因组测序是古人类学的颠覆性武器,我们以前所以为的所有关于人类演变的知识,凡是跟这本书所代表的当前科学理解不一样的,都只能改写。这本书至少会带给你两大思想冲击:最,我们传统上以为人类原本是一支,后来就好像树干分叉一样分成了今天的各个种族——错了!根本不是一棵树。历史上有过跟今天完全不同的种族,各个种族一直在混合,今天我们看到的都是历史上重新混合出来的新种族。第二,中国人到底是怎么来的?这本书的第8章会让你大吃一惊。
——万维钢
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这部书不仅介绍了世界各区域的最研究动态,而且填补了之前语言学或考古学未能揭开的历史空白,完成了一次对不同时期人类历史的整合。
——付巧妹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主任
这本书中的许多故事可能会颠覆您对人类历史和族群源流的认识,而且每读完一个故事,您多半会为其严密的逻辑和缜密的论证而拍案叫绝。
——王传超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一本给全人类的寻根指南,人类大家庭如何开枝散叶,又如何脉脉相通,都将在大卫·赖克笔下一一铺陈开来。他的文字干净、克制,却带给我们一场好奇心的盛宴,偶尔透露出的深情更是感召我们反抗黑暗、成为更好的人。
——严锋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新发现》杂志主编
这是一部科普杰作,出自一位出类拔萃的年轻科学家。大卫·赖克以古遗传学最前沿的研究证据,破解了人类的起源和曲折演化之谜。他在清晰冷静的行文中讲述令人惊奇的故事,挑战流行的观念与常识,激发读者重新理解“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何以至此”。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要想知道人类从哪里来,DNA序列是目前最有效的分析手段,本书是目前该领域最进展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很多旧观念都被颠覆了。
——袁越(土摩托)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我一直相信,人类历史中的任何行为都有自然科学的底层逻辑,而本书所聚焦的古DNA正是用自然科学阐述历史的有力武器。
——河森堡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进击的智人》作者
我非常着迷于赖克这种类型的科学家的研究,他们的工作使得历史研究范式都发生了改变,可篡写的部分越来越少,我们在看到数据时常常如大梦初醒。
——小庄
果壳联合创始人,“科学艺术研究中心”主编
几乎没什么问题能像人类的起源一样,让我们为之如此心醉神迷。如果你想弄清过去10万年间的人类进化史,这本书就是你的最选择。
——贾雷德·戴蒙德
《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
这本书清醒理智的表面之下,涌动着挑战思想极限的兴奋癫狂。我必须时不时猛然站起,让大脑散散热,才能继续阅读下去。用两个词来形容就是:惊心动魄、无比重要。
——悉达多·穆克吉
《众病之王:癌症传》《基因传》作者
这本书将把你惊得目瞪口呆。赖克讲述了人类如何到达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惊人故事,而在他和其他科学家揭开古DNA的秘密之前,这个故事无人知晓。赖克在书中展现出来的勇敢、慈悲和高度个人化的情感高潮将彻底改变你对“祖先”和“种族”的看法。
——丹尼尔·利伯曼
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教授,《人体的故事》作者
科学终于进入了历史领域。《人类起源的故事》是一个里程碑,而不仅仅只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新的文化项目的开端。你最好买两本,这样丢了一本也不怕。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黑天鹅》《反脆弱》作者
这是一部带我们跟随祖先的脚步穿越时空的惊艳之作。基因组学和统计学已经拉开了新科学的帷幕,就像《权力的游戏》中性爱和权力斗争那样的好戏即将上演。
——《自然》杂志
本书作者大卫·赖克是分子生物学这门学科中爱因斯坦般的存在。他通过对当代人群和古DNA进行基因检测,掌握了各支人群的遗传信息,展开一幅史前欧洲人、美洲人、印度人、大洋洲人、亚洲人迁徙和融和的史诗般的画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个永恒的哲学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读者
本书特色
1万年前的欧洲人就是金发碧眼吗?
印度几千年的种姓制度造就了怎样的结果?
人类是起源于非洲还是世界各地分别演化出来的?
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真的被我们的祖先完全消灭了吗?
你知道有很多“幽灵人群”活在我们的DNA里吗?
传统的考古学、语言学构建的人类演化史留下了大片大片的空白。幸好,这已经成为过去时。古人类DNA测序正在掀起一场革命,重新谱写一曲50万年的人类迁徙演化之歌。
大卫·赖克从古人类遗骨中提取DNA,从基因层面还原了人类祖先的面貌。原来,我们的先祖在地球上已经上演了几百万年的“权力的游戏”:在任何一片大陆上,人群都经历了多次毁灭与更迭;所有当代人的祖先都拥有一段复杂难辨的混血史,没有人是“纯种”;千百万年来的种族、性别、阶层不平等在我们每个人的DNA里都留下了深深的刻痕。1万年前的欧洲人就是金发碧眼吗?
印度几千年的种姓制度造就了怎样的结果?
人类是起源于非洲还是世界各地分别演化出来的?
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真的被我们的祖先完全消灭了吗?
你知道有很多“幽灵人群”活在我们的DNA里吗?
传统的考古学、语言学构建的人类演化史留下了大片大片的空白。幸好,这已经成为过去时。古人类DNA测序正在掀起一场革命,重新谱写一曲50万年的人类迁徙演化之歌。
大卫·赖克从古人类遗骨中提取DNA,从基因层面还原了人类祖先的面貌。原来,我们的先祖在地球上已经上演了几百万年的“权力的游戏”:在任何一片大陆上,人群都经历了多次毁灭与更迭;所有当代人的祖先都拥有一段复杂难辨的混血史,没有人是“纯种”;千百万年来的种族、性别、阶层不平等在我们每个人的DNA里都留下了深深的刻痕。
面对DNA序列分析这种最可靠的技术,我们以前所以为的所有关于人类演变的知识,凡是跟这本书所代表的当前科学理解不一样的,都只能改写。因此,这场革命给了两个问题迄今最为清晰的答案: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目录
推荐序二 令人拍案叫绝的书
中文版序 古DNA即将解开东亚人类历史之谜
引言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第一部分
人类的历史深处
基因组革命揭示了人类形成的核心过程:迁徙与融合。科学家利用古DNA 技术,先后发现了人类祖先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混血事件。随后,一系列古人类种群及其混种纷纷被发现,彻底改写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传统认知。
01我们是谁
写在基因组里的人类编年史
古DNA之父“帕博”的新发现
十万个亚当和夏娃
我辽阔广大,我包罗万象
“我们是谁”没有简单的答案
02 尼安德特人
不期而遇
尼安德特人的DNA
尼安德特人和非洲以外人群的密切关系
从将信将疑到确信无疑
融合于近东
自然选择在抹除尼安德特人血统
正反合
03 丹尼索瓦人
来自东方的惊喜
一根指骨里找出来的丹尼索瓦人
混血,原本就是人之常情
突破赫胥黎线
认识一下南方丹尼索瓦人
丹尼索瓦人血统帮助了现代人
超级古老型人类
“走出非洲”还是“走回非洲”
迄今最古老的DNA
第二部分
人类的演化之路
科学家在古NDA 革命中发现,全球各地的人类都是多次人群迁徙、融合后诞下的混血儿。所谓“纯种”的祖先早已不见踪迹,他们只占据了我们的部分基因组,成了活在DNA 里的“幽灵人群”。人类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人群分离与混合的大循环。
04 幽灵人群
推断出了个“古代欧亚北部人”
马耳他男孩
基部欧亚人
早期欧洲采猎者经历的五大事件
当代欧亚西部人是怎样炼成的
05 现代欧洲的形成
奇怪的撒丁岛
建造巨石阵的人都去哪儿了
横空出世的颜那亚人
草原人闯入中欧
英国陷落
印欧语系的起源
06 碰撞中诞生的印度
印度河文明的衰落
交锋之地
小安达曼岛上与世隔绝的人群
都是混血儿
血统中的“权力的游戏”
文明暮色中的人群融合
历史悠久的种姓制度
击退遗传厄运
两块次大陆的故事:印欧的平行历史
07 追寻美洲原住民的祖先
人类起源的故事
遗传学研究陷入困境
为争夺遗骸对簿公堂
第一批美洲人的遗传学证据
基因组学“复活”了约瑟夫·格林伯格
Y 群体
第一批美洲人之后
08 东亚人的基因组起源
“南方路线”假说的失败
现代东亚人的早期历史
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幽灵群体
东亚周边的重大混血事件
09 不可或缺的非洲人类史
重新审视我们的非洲家园
造就现代人的一次混血
农业文明的扩张和语言的传播
重建非洲采猎者的历史
非洲人类历史研究的前景
第三部分
颠覆性的基因组
基因组里镌刻着人群之间、性别之间、阶层之间的社会权力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根深蒂固,但这不是我们接受它的理由。基因组里也镌刻着人群之间的生物学差异,但这种差异与种族主义的世界观判若鸿沟。古DNA 革命将继续书写翻天覆地的篇章,回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10 基因组里的不平等
伟大的融合
开国元勋
基因组里的“不平等”信号
人群融合过程中的性别偏差
社会不平等的遗传学研究前景
11基因组里的种族和身份
存在“生物学种族”吗
描述血统的语言
真实的生物学差异
来自基因组革命的独到见解
个人身份的新基础
12 古DNA 的未来
考古学迎来第二次科学革命
建立全人类的古DNA 地图集
助人类生物学一臂之力
古DNA 实验室开疆辟野
尊重古人的遗骸
致谢
图片注释
正文注释
译者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