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遗留空区(群)治理与残余资源安全复采

封面

作者:王炳文,王成龙

页数:245页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024811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和山东黄金矿业 (玲珑) 有限公司合作项目, 旨在针对当前玲珑矿区存在的遗留采空区 (群) 安全隐患日趋严峻、大量的残余资源有待开发利用、现有尾矿库剩余库容严重不足、选矿尾砂安全处置迫在眉睫等问题, 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计算、现场试验等综合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对玲珑矿区遗留空区 (群) 治理与残余资源安全复采协同技术进行研究, 将玲珑矿区选矿尾砂充填到地下遗留空区, 对采空区进行尾砂料浆充填处理, 既可治理地下遗留空区 (群) 隐患, 又可解决选矿尾砂环境友好型处置, 还可实现井下开采环境修复与残余资源安全复采, 最终实现玲珑矿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修复协同发展。

作者简介

王炳文,男,1972年出生,工学博士,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充填采矿理论与技术、新型充填胶凝材料开发与固体废料综合利用、岩土工程灾害防控等。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北京市精品教材1项。参编教材1本、著作2本:1.王家臣,王炳文.金属矿床露天与地下开采[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2.侯殿军,王炳文,王志亮,马永庆.大倾角煤层开采方法概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3.侯运炳,魏书祥,王炳文.尾砂固结排放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6.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1 采空区探测技术
1.2.2 空区稳定性分析
1.2.3 采空区治理技术
1.2.4 充填采矿技术
1.2.5 残余资源复采与回收
1.2.6 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
1.4.1 关键技术
1.4.2 技术路线
1.5 技术创新点

2 遗留空区(群)分布与探测
2.1 矿山开采现状
2.1.1 地质概况
2.1.2 生产系统
2.1.3 采矿方法
2.1.4 充填系统
2.2 采空区探测技术及方法
2.2.1 概述
2.2.2 开放空区探测
2.2.3 隐覆空区探测
2.3 遗留空区与废置巷道空间分布调查
2.3.1 遗留空区统计与分析
2.3.2 废置巷道统计与分析

3 遗留空区(群)稳定性评价与分级
3.1 概述
3.1.1 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
3.1.2 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3.1.3 采空区规模等级划分
3.2 遗留空区(群)空间分布
3.2.1 矿脉及空区分布
3.2.2 采空区结构参数
3.2.3 采空区破坏现状
3.3 空区稳定性理论分析
3.3.1 顶板破坏失稳形式及力学机理
3.3.2 矿柱破坏失稳形式及力学机理
3.3.3 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分析
3.3.4 采空区矿柱稳定性分析
3.3.5 采空区稳定性分级
3.4 空区稳定性数值计算
3.4.1 模型建立
3.4.2 结果分析
3.4.3 综合评价
3.5 空区充填治理效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全尾砂充填材料基本特性研究
4.1 全尾砂基本性能
4.1.1 粒级组成
4.1.2 化学成分
4.1.3 矿物组成
4.1.4 相对密度
4.1.5 物化指标
4.2 全尾砂浆基本性能
4.2.1 室内全尾砂沉降试验
4.2.2 选厂全尾砂沉降试验
……
5 大体积全尾砂充填料浆脱水技术
6 遗留空区(群)稳定性控制与充填治理
7 基于开采环境修复的残余资源安全复采
8 研究结论与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遗留空区(群)治理与残余资源安全复采》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3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