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书--明嘉靖刻本研究(精装)

封面

作者:李开升

页数:220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475152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对在中国版本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明代嘉靖(1522—1566)刻本做了全面、系统且比较深入的研究。上编《通论》主要根据版刻风格将嘉靖刻本分为苏州式、北京式和建阳式三种基本类型,从其形成、发展和成因等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下编《书志》选取一百三十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嘉靖刻本,按明代两京十三省政区分类,为其逐一撰写提要,并配以能代表其版本风格的书影。本书研究以实物版本学的方法为主,主要从版本风格的角度对嘉靖本做分类、研究,并用文本考证方法搜集有关版本的各类文献记载,以期揭示嘉靖刻本全面、真实的面貌。

作者简介

李开升,1982年生,河南睢县人。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版本目录学、藏书史。编撰《天一阁藏〈四明丛书〉珍稀文献图录》等书,在《文史》《文献》《历史档案》《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本书特色

嘉靖刻本历来为藏书家所重,在版本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天一阁博物馆是收藏明嘉靖刻本的重镇。作为天一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开升先生对嘉靖刻本有着深刻的认识。《明嘉靖刻本研究》借鉴类型学的方法,对嘉靖刻本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全面揭示了其版本面貌和特征。本书资料翔实,论证充分,多有发见。苏式本、京式本、建式本三类的划分,凸显了地域因素对版刻风格的影响,是对黄永年先生分类的进一步完善;嘉靖翻刻前代本、嘉靖翻刻嘉靖本、后世翻刻嘉靖本的鉴定,字体和刻工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35种天一阁藏嘉靖本的著录,特别注重版本刻印情况的考证。本书不仅对研究嘉靖刻本乃至明刻本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还凝聚着李先生关于版本学理论与方法的思考,对推动版本学研究及学科发展均有助益。此外,本书收录三百余张彩色书影,书末附引用版本分类索引,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目录

绪论

一、嘉靖刻本研究史

(一)资料积累时期(嘉靖至明末)

(二)赏鉴嘉靖本之开端(清初至黄丕烈)

(三)嘉靖本收藏和研究之高潮(晚清至民国)

(四)从衰落到复兴(1949年至今)

二、实物版本学与嘉靖本研究

(一)版本学理论研究之意义

(二)实物版本与实物版本学

(三)从“观风望气”到版本类型学

(四)实物版本学中之嘉靖本研究

上编 通论

章 嘉靖刻本之类型

节 前人有关嘉靖本之分类

第二节 嘉靖本之三种类型

一、三种类型之划分

二、苏式本及其版本特征

三、京式本及其版本特征

四、建式本及其版本特征

第二章 苏式嘉靖本之兴盛

节 苏式本之起源

第二节 苏式本之初兴

第三节 苏式本之大兴

一、南直隶苏式本

二、浙江苏式本

三、福建苏式本

四、山东苏式本

五、其他诸省苏式本

第三章 京式嘉靖本之承续

节 京式本之地域分布

一、两京

二、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广

三、江西、浙江

四、四川、广西、云南、贵州

第二节 京式本与科举录

一、嘉靖本科举录及其刊刻

二、嘉靖本科举录之版刻风格及其成因

三、从登科录看京式本字体之演变

第三节 京式本与藩府刻本

第四章 建式嘉靖本之分化

节 嘉靖以前建本之版刻风格

第二节 前期建式本及其次分化

第三节 后期建式本及其第二次分化

第五章 嘉靖刻本之鉴定

节 嘉靖本鉴定与翻刻

一、嘉靖翻刻前代本

二、嘉靖翻刻嘉靖本

三、后世翻刻嘉靖本

第二节 嘉靖本鉴定与刻工

一、刻工之翻刻

二、刻工之地域

结语

下编 经眼书志

引用版本分类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书--明嘉靖刻本研究(精装)》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3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