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芮鸿岩
页数:22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404926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为“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该书系统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流程。全书共九章,包括概述、创新思维、创业素质、创业机会、创业风险、创业团队、创业资源、创业计划书以及新创企业等内容,选取了大量案例,并结合理论进行阐述。该书设置了案例导人、拓展阅读、思考题等环节,使整个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融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 该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社会人士参考阅读。
目录
第一节 时代呼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创新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
二、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实现
三、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校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一、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
二、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简介
三、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
第三节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展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
三、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
四、本书的內容框架
第二章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升
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
一、创新思维的內涵
二、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
三、创新思維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创新思维培养
一、创新思维的来源
二、突破创新思维的心理障碍
三、掌握柯尔特思維工具
四、创新思维训练
第三节 创新方法训练
一、头脑风暴法
二、综摄法
三、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TRIZ)
四、检核表法
五、六頂思考帽法
六、列举法
第三章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
第一节 创业素质概述
一、创业素质的內涵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意义
第二节 创业素质要素
一、心理素质
二、知识素质
三、能力素质
第三节 创业素质培养策略
一、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二、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三、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四、改革教学和考核方式
五、注重创新创业实践
六、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
第四章 大学生创业机会的捕捉
第一节 创业机会概述
一、创业机会的內涵
二、创业机会的类型
三、创业机会的特征
第二节 创业机会的来源与识别
一、创业机会的来源
二、创业机会识别的基本內容
三、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因素
四、创业机会的识别方法
第三节 创业机会的评价与选择
一、创业机会的评价
二、创业机会的选择
第五章 大学生创业风险的规避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风险概述
一、创业风险的概念及分类
二、创业中常见的法律风险
三、创业中常见的经营风险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风险评估
一、建立创业风险清单
二、评定创业风险级别
三、绘制风险预测曲线
第三节 大学生创业风险防范
一、规范內部控制预防管理风险
二、学习法规知识严守法律红线
三、评估承受能力降低经营风险
四、适当转移和分担创业风险
五、完善应急预案做到未雨绸缪
第六章 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
第一节 创业团队概述
一、什么是创业团队?
二、创业团队的类型
三、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特点
四、大学生创业团队常见问题
第二节 创业团队的激励
一、什么是激励?
二、创业团队的激励策略
第三节 创业团队中的冲突
一、什么是冲突?
二、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冲突表现
三、大学生创业团队冲突产生的原因
四、大学生创业团队冲突管理策略
第七章 大学生创业资源的利用
第一节 创业资源概述
一、创业资源的概念
二、创业资源的类型
三、显性的创业资源
四、隐性的创业资源
第二节 获取创业资源的途径
一、影响资源获取的因素
二、内部外部资源的获取
三、财力资源的获取途径
四、技术资源的获取途径
五、社会资源的获取途径
第三节 利用创业资源的策略
一、精打细算,高效配置已有资源
二、擦亮慧眼,识别、开拓关键资源
三、巧用杠杆,化资源为竞争优势
四、注重整合,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第八章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的编制
第一节 创业计划书概述
一、创业计划书的概念
二、创业计划书的作用
三、创业计划书的内容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的撰写
一、撰写创业计划书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二、撰写创业计划书的注意事项
三、创业计划书的检查
四、创业计划书失败的原因
第三节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的推介与评价
一、创业计划书的推介
二、创业计划书的评价
第九章 大学生新创企业的开办
第一节 大学生新创企业的一般流程
一、新创企业的选址
二、新创企业的注册
第二节 大学生新创企业的商业模式
一、商业模式的含义、基本问题与逻辑思路
二、商业模式核心原则
三、商业模式创新
四、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商业模式
第三节 大学生新创企业的财务管理
一、基本财务概念
二、财务预测
三、财务评价
四、财务报表
参考文献
节选
《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一)创新教育的历史 英国弗朗西斯·高尔顿1863年出版的《遗传的天才》是国际上最早系统研究创新性的著作。1945年,魏特海默在美国出版了《创新性思维》一书,仔细分析了创新心理过程及其与教学培养的关系。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创造力开发的相关课程,使创新教育理论有了较好基础。1950年吉尔福特在美国心理学会上作了题为“创造力”的演讲,引起巨大反响,随后美国召开了许多关于创新力研究与开发的学术会议。 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教育界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在一些学校设立创新中心,指导学生开展创造发明活动,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新力不断增强。1993年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又对创新教育作了一系列规定。20世纪末,美国有很多大学设立了创新研究机构。有数据显示,在美国,目前已经有超过16000家企业拥有自己的研究实验室,而且至少有20家企业每年的研发预算超过10亿元①。日本等许多国家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创新教育,主张让学生学到创造技法,并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创业教育的历史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较长,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谋生型创新创业教育阶段,这属于创业教育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这一阶段的创业教育只是作为谋生型的创业教育,教育方式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作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这是因为当时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工人数量多于市场所需的劳动力缺口之后,高校需要解决剩余劳动力的生计问题以缓解就业压力。1919年美国便开始设立创业教育类课程,不过发展速度十分缓慢。直到1947年,哈佛商学院才开设了一门专门性的创业课程,到了1968年,美国才有4所大学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 第二阶段为实践型创新创业教育阶段,这属于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到1998年之间。这一阶段的创业教育只是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完成以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再次出现偏差,高校才开始意识到创业教育需要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有所作为。以1983年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竞赛为标志,创业教育出现了新的形式。之后许多高校都举办了这一类的竞赛。有学者估计美国现有的财富中,有95%是在1980年后创造出来。 第三阶段为专注培养学生事业心和开拓精神的成熟阶段,其标志是以第三本教育护照的提出为起点,明确提出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报告指出,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21世纪的青年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正是在这次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大学毕业生越来越不是简单的求职者,而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在美国每年都有五六家新的企业从创业大赛中诞生,有相当数量的创业项目很快就成了营业额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二、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简介 (一)美国创新创业教育 在创业教育方面,美国把创业教育看作解决社会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于是就教给大学生一些谋生手段帮助其生存下来。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了“新创企业管理”这门课程,这被后人认为是美国大学的第一门创业学课程。1949年,斯坦福大学也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在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冲击下,美国政界和教育界提出了赶超苏联的努力目标。在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公布了一份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报告,该报告着眼于将科学价值观、科学探索精神与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传授和训练融为一体,提出了创新改革的若干原则,强调学科间的相互衔接,注重科学思维、技能方法的培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