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孟东方等
页数:452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18047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重庆学》从整体上研究重庆独有的地域环境、独具的历史文化、独自的发展规律、独特的城市形象以及市民的综合素质;《重庆学》从时间上研究形成重庆的过去、跨越式发展的现在,以及美好的未来;又要从空间上研究重庆形成山城、江城、桥都、生态之城等的过程;《重庆学》研究重庆人与自然和社会相互的作用,注重对重庆现象进行规律性的总结,为重庆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
作者简介
孟东方,男,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重庆市首批二级教授;1964年4月生,云南昆明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重庆大学EMBA专业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重庆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 1993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教授,199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评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并先后评为重庆市首届和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重庆市“五个一批”市级人才,是重庆市委首批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重庆市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主任,重庆市首批社会科学学术委员,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 从1997年起担任重庆市高等学校、社科研究、党校系统、教授级高级政工师等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评为全国首届普通高校思想品德课优秀教师、首届重庆青年五四奖章、重庆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第二届青少年教育银杏奖、中国青少年研究突出贡献奖等。
本书特色
主要内容:重庆学从整体上研究重庆独有的地域环境、独具的历史文化、独自的发展规律、独特的城市形象以及市民的综合素质;重庆学要从时间上研究形成重庆的过去、跨越式发展的现在,以及美好的未来;又要从空间上研究重庆形成山城、江城、桥都、生态之城等的过程;更要研究重庆人与自然和社会相互的作用,注重对重庆现象进行规律性的总结,为重庆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
目的预期:总结西部发展经验、宣传重庆改革开放成就、服务中国改革发展大局。
目录
一、构建《重庆学》的科学性
二、构建《重庆学》的理论框架
三、构建《重庆学》的价值
第一章 时代呼唤重庆学
第一节 创建重庆学的重要性
一、认识重庆的需要
二、总结重庆的需要
三、研究重庆的需要
四、规划重庆的需要
第二节 创建重庆学的必要性
一、重庆“史”需要理性审视
二、重庆“人”需要理性审视
三、重庆“事”需要理性审视
第三节 创建重庆学的可能性
一、中国发展学的指导
二、厚重历史文化的成就
三、各地城市学的启迪
四、扎实的成果匹配
五、相关学科的支撑
第二章 重庆学是一门学科
第一节 重庆学的构建符合学科的规律
一、重庆学的含义
二、重庆学是一门科学
三、重庆学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 重庆学研究的内涵
一、独有的地域环境
二、独具的历史文化
三、独自的发展规律
四、独特的城市形象
第三节 研究重庆学的任务、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任务
二、研究的思路
三、研究的方法
第三章 重庆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从古代军事重镇到商业城市时期
一、巴国故都
二、商业重镇
第二节 重庆开埠与内陆城市的崛起时期
一、重庆开埠
二、内陆城市的崛起
第三节 从抗战的战时首都到西南大区时期
节选
《重庆学》: (1)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一种精神的形成总是依托于文化传统这个重要载体,即是说一种精神的形成总是会受到其所在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并传承着由这种文化所承载的思想智慧。三峡移民精神形成首先植根于三峡这片热土。200多万年前,三峡就有了人类,从此三峡先民就在此生生息息、代代传承。同时,考古材料揭示,原始先民因抗御自然环境的力量弱小等原因,主动和被动迁移、流动的频率较高,可以说居无定所。而也正是在这频繁的迁徙中,磨炼了三峡先民的意志,孕育了三峡先民的品格,三峡移民精神的孕育产生无疑是这些积极基因积淀的升华。①但三峡移民精神不是传统三峡移民精神的复制和历史演绎,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伟大创造。 创新性不是对传统的全部否定,而是一种“扬弃”,即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变迁而去其糟粕,创造出引领时代(至少是适应时代)的好的精神。人类能不断向前,关键就是能不断产生新的、好的精神,这些精神既是对传统智慧的传承,又是超越传统智慧的创新。三峡移民精神在三峡移民的伟大实践中产生,它不仅超越了三峡人的传统,而且更升华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彰显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进而从“顾全大局、舍己为公、万众一心、艰苦创业、开拓开放”五个方面集中体现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爱国、奉献、协作、拼搏、创新”的精神。 (2)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三峡移民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和时代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所谓民族性是指具有特殊性的民族内容、民族气派,体现了该民族的行为模式、文化传统、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具有其他民族的思想所不具备的特点。中华民族的爱国思想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与考验,体现和代表中华民族智慧的认知体系与情感体系,是我国思想成长和创新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与其他民族相互交往的支点。三峡移民精神把中华民族这种爱国因子深深植根于自己的核心理念中孕育生长。 在现实中,三峡移民精神又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这个特定时代的精神,反映时代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具有对旧时代、旧文化的较强的超越性。它作为既批判地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要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高度结合。从而在实践中,表现出以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局为重,致力于三峡库区建设,美好家园的建设。 (3)全民性与人本性的统一。 三峡移民精神不仅是三峡库区人民的创造,也是库区各级干部以及对口支援三峡移民工作的各省市人民群众的共同创造,这一全民性的精神充分反映在移民工作的伟大实践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全国20个省(区、市)、国家29个部委对口支援库区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支援库区移民开发和安置的生动局面,有力地推动了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了整个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