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慢性心力衰竭的循证诊疗与管理

封面

作者:徐俊波 著

页数:529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35164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慢性心力衰竭的循证诊疗与管理

内容简介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给人民和社会的带来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其中,心力衰竭作为诸多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其死亡率和癌症相当,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心血管病学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基础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对心血管疾病发病和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心力衰竭领域的进展一日千里,有鉴于此,我们亟需一本能反映此领域最新循证医学进展的专著,以供广大心血管专科医师参考。本书围绕慢性心力衰竭这个主题,重点关注慢性心衰的临床诊疗及管理,介绍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最新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进展、康复及管理理念,并结合心衰不同病因及合并疾病情况进行介绍,尽可能的反映出近年来慢性心衰领域的前沿诊疗措施和技术。

作者简介

徐俊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天府名医”,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学术技术带头人、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医院协会国际医疗服务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四川联盟主任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四川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主编。主持或主研省市各级课题 10余项,获省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数项。发表学术论文 100余篇,其中 SCI收录近 20篇,参与制定专家共识 3项。主编、参
编学术专著 4部,已培养硕士生 10余名。徐俊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天府名医”,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学术技术带头人、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医院协会国际医疗服务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四川联盟主任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四川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主编。主持或主研省市各级课题 10余项,获省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数项。发表学术论文 100余篇,其中 SCI收录近 20篇,参与制定专家共识 3项。主编、参
编学术专著 4部,已培养硕士生 10余名。

杨杰孚,北京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22年)及中国医师奖等 10余项。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六届及七届),中国老年医学会心电与心功能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心力衰竭学组组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病分会副会长;《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委。牵头制定 2014年及 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及专家共识等 10余项,参与全国高等院校教材编写。主编《心脏病药物治疗学》《心脏急症》等专著 6部,发表学术论文 100余篇。牵头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10余项。

本书特色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给人民和社会的带来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其中,心力衰竭作为诸多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其死亡率和癌症相当,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心血管病学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基础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对心血管疾病发病和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心力衰竭领域的进展一日千里,有鉴于此,我们亟需一本能反映此领域近期新循证医学进展的专著,以供广大心血管专科医师参考。本书围绕慢性心力衰竭这个主题,重点关注慢性心衰的临床诊疗及管理,介绍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近期新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进展、康复及管理理念,并结合心衰不同病因及合并疾病情况进行介绍,尽可能的反映出近年来慢性心衰领域的前沿诊疗措施和技术。

目录

第一章 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 1
第二章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 10
第三章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17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概述 17第二节 超声心动图诊断 21第三节 放射学诊断 31第四节 慢性心力衰竭的评估 56
第四章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86第一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86第二节 β受体阻滞剂 105第三节 钠.-葡萄糖耦联转运体 2抑制剂 121第四节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130第五节 正性肌力药物 146第六节 利尿剂 158第七节 药物方案的调整及优化 162
第五章 慢性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168第一节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168第二节 起搏治疗 179第三节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 197第四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205第五节 体外膜肺氧合 211第六节 微轴向心室辅助装置(以 Impella为例) 219第七节 颈动脉窦刺激及交感节神经消融 230第八节 二尖瓣外科成形术及介入技术 238第九节 左心室减容术 249 第十节 心室辅助装置 257第十一节 心脏移植 265
第六章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其他疾病 276第一节 高血压 276第二节 冠心病 284第三节 心房颤动 293第四节 糖尿病 316第五节 肥厚型心肌病 330第六节 扩张型心肌病 340第七节 心脏淀粉样变性 360第八节 炎症性心肌病 366第九节 心肾综合征 376第十节 呼吸系统疾病 387第十一节 甲状腺疾病 404第十二节 肺动脉高压 413第十三节 瓣膜性心脏病 431第十四节 抗肿瘤治疗相关心力衰竭 443第十五节 结缔组织疾病 455
第七章 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 463第一节 体力活动的益处和风险 463第二节 运动前筛查及评估 464第三节 运动测试和结果分析 469第四节 运动处方 472第五节 促进主动运动的策略 475
第八章 慢性心力衰竭的全程管理 483
第九章 干细胞治疗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491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慢性心力衰竭的循证诊疗与管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