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腾蛟
页数:284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012591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美国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可谓源远流长。在长久的对外交流中,美国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公共外交体制。从美国对外宣传战略及机制变革的角度来看,美国公共外交可分为早期发展、冷战转型、正式诞生和冷战后复兴四个阶段。作者试图在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新近解密文献,论述美国公共外交机制的嬗变,以及美国如何利用靠前广播影视、图书、展览等媒介塑造美国国家形象和输出美国核心价值观的,并对美国公共外交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做了一点粗浅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公共外交机制的建构与国家形象的海外传播提供些许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胡腾蛟,长沙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战后国际关系史。主持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其中含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先后在《世界历史》《史林》《安徽史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CSSCl(含扩展版)收录11篇,《新华文摘》论点摘录2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要1篇。
目录
第一章 美国公共外交的演变
第一节 早期发展阶段
第二节 冷战转型阶段
第三节 正式诞生阶段
第四节 冷战后复兴阶段
小结
第二章 他者一敌人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他者一敌人形象的理论溯源
第二节 “真相战役”与美国对苏公共外交的定调
第三节 对苏联敌人形象的塑造
小结
第三章 美国国际广播
第一节 美国之音
第二节 自由欧洲电台
第三节 自由亚洲电台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影视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
第二节 美国动画电影
小结
第五章 美国海外图书
第一节 美国海外图书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冷战时期美国海外图书的扩张
第三节 美国海外图书中的国家形象塑造
第四节 日瓦戈医生事件
小结
第六章 美国海外展览
第一节 美国海外展览的早期发展与冷战转型
第二节 美国海外展览中的国家形象塑造
第三节 1959年莫斯科美国国家展览
小结
第七章 美国对华文化外交与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
第一节 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缘起
第二节 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实施
第三节 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影响
小结
结语
余论
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美国公共外交史论》: 二战结束之际,美国着手考虑从战时恢复到和平时期,信息机构面临着撤并整合的命运。1945年春,拨款委员会削减了战时信息署1946年度的预算,一些国会议员甚至意欲完全废止这一机构。尽管杜鲁门与其他文化国际主义者一样,希望运用美国战时积累的权力与声望来塑造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并按照美国的形象预设世界,国际信息活动则是他实现宏伟蓝图的重要手段,但他还是撤销战时信息署,要求国务院在四个月内成立“国际信息临时服务处”(Interim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IIIS),合并战争信息署、美洲国家间事务协调官办公室和文化关系司,利用公共外交活动“完整和公正”地展现美国形象。为了淡化宣传色彩,1946年1月1日,美国将国际信息临时服务处变更为“国际新闻和文化事务处”(Office of Intem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ultural Affairs,OIICA);1947年,其又被改名为“国际信息与教育交流处”(Office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OIIEE)。 恰在此时,美国政府彭上了一件颇为棘手的事情。大战期间,美国政府根据《租借法案》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租借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汽车、粮食等战争物资,然而,战后如何处置这些剩余战争物资成了美国政府的一个难题。在此情况下,1945年9月,众议员詹姆士·威廉·富布莱特(James William Fulbright),同时也是一位国际文化关系的热衷者,向国会提议,对1944年制定的《盈余财产法案》进行修订,允许美国变卖海外资产以资助开展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此举获得了国会的赞赏,1946年7月31日,国会通过了《富布莱特法案》,8月1日,杜鲁门总统签署生效。该法案强调通过信息和文化交流活动以推动“国际理解”,因而被认为是战后美国公共外交的肇始和依据。 《富布莱特法案》授权美国国务院成立教育活动及交流委员会,负责向全世界的学生、教授和专家提供资助,开展教育交流;同时授权美国政府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遗留的剩余海外战争物资开展教育交流活动。《富布莱特法案》最大的作用在于将富布莱特项目法律化与规范化。该项目包括如下九大内容:1.美国学生到海外高校交流;2.外国学生赴美学习;3.美国学者到国外开展研究;4.美国教授到国外高校、部分中小学任教;5.为外国教授、专家提供旅费以开展教学或研究;6.资助外国学者翻译美国的当代文学作品;7.资助外国或美国所属的海外高校的教授开展研究;8.资助外国学者研究美国的人类学、文学、文化以及美国发行的各类出版物;9.资助翻译国外未翻译成英文的著作。①经过60余年的发展,富布莱特项目已经成为一个声名远播的文化交流项目,获得巨大成功,至今,该项目已经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交流人数已达到30多万人。活跃在20世纪的很多世界政要和学者都曾经是富布莱特项目的受益者,他们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②可见,作为一项由美国政府出资并主导的非政府性文化教育交流项目,它基本上能够践行文化理想主义的理念,对于增进美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推动美国对外输出文化和意识形态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