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贯中
页数:186
出版社:阳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525164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罗贯中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和他们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小说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宽厚仁爱的刘备,残暴奸诈的曹操,一身正气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还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的诸葛亮,以计谋见长的周瑜和司马懿。他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早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简介
张辛,字此夫。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考古学家,文物和书画鉴定家,书画理论家,书法家,古诗文、碑志写作名家,主要从事商周考古、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占代文物、中国书画和国学的教学和研究。数获北大优秀教学奖,早年被评为“北大十佳教师”。曾应邀为国图“文津讲坛”、故宫“学术论坛”、国家博物馆“国博讲坛”、央视“百家讲坛”(第一辑)、国家行政学院“大讲堂”等做讲座。主要社会兼职: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直书协学术委员会主任,统战部台湾会馆书画馆秘书长,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中央统战部培训中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曲阜孔子书院特聘教授,侯马盟书研究会顾问等。近日被国家语委聘为“真语文”总顾问。
本书特色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展现了那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风云。 《三国演义》是第一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汉)、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500个人物形象。
目录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精读]
第二回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三回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精读]
第四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第五回 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精渎]
第七回 除吕布煮酒论英雄
第八回 会古城三英重聚
第九回 劫乌巢孟德烧粮[精读]
第十回 附刘表计袭樊城
第十一回 刘玄德三顾草庐[精读]
第十二回 赵子龙单骑救主[精读]
第十三回 连孙刘同心抗曹
第十四回 借东风火烧赤壁[精读]
第十五回 华容道义释曹操[精读]
第十六回 诸葛亮三气周瑜
第十七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第十八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第十九回 关云长败走麦城[精读]
第二十回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二十一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精读]
第二十二回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二十三回 失街亭挥泪斩马谡[精读]
第二十四回 诸葛亮星落五丈原[精读]
第二十五回 魏蜀吴三分归一统
真题模拟直击考点
节选
第四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导语 董卓作恶多端,司徒王允想到了怎样的办法对付他?董卓死后,是否就朝政清明、天下太平了? 且说吕布失败,董卓遂引吕布星夜回洛阳,商议迁都。因钱粮缺少,卓即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又着李催、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士皆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干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卓将赵岑见卓弃洛阳而去,便献了汜水关。孙坚驱兵先入。玄德、关、张杀入虎牢关,诸侯各引军入,皆按兵不动。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遂自引兵万余,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星夜来赶董卓,后战于荥阳,大败而回。 却说董卓在长安,闻孙坚已死,乃曰:“吾除却一心腹之息也!”问:“其子年几岁矣?”或答日十七岁,卓遂不以为意,自此愈加骄横。一日,卓出横门,百官皆送,卓留宴,适北地招安降卒数百人到。卓即命于座前,或断其手足,或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哀号之声震天,百官战栗失箸,卓饮食谈笑自若。又一日,卓于省台大会百官,列坐两行。酒至数巡,命吕布于筵上揪司空张温下堂。百官失色。不多时,侍从将一红盘,托张温头入献。百官魂不附体。卓笑曰:“诸公勿惊。张温结连袁术,欲图害我,故斩之。”众官唯唯而散。 司徒王允归到府中,寻思今日席间之事,坐不安席。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后园,立于荼蘼架侧,仰天垂泪。府中歌伎貂蝉见之,曰:“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大人行坐不安,倘或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允以杖击地曰:“谁想汉天下却在汝手中耶!随我到画阁中来。”貂蝉跟允到阁中,允尽叱出妇妾,纳貂蝉于坐,叩头便拜。貂蝉惊伏于地曰:“大人何故如此?”允曰:“汝可怜汉天下生灵!”言讫,泪如泉涌。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允跪而言曰:“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义儿,姓吕,名布,骁勇异常。我观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用连环计,先将汝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汝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以绝大恶。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皆汝之力也。不知汝意若何?”貂蝉曰:“妾许大人万死不辞,望即献妾与彼。妾自有道理。”允曰:“事若泄漏,我灭门矣。”貂蝉曰:“大人勿忧。妾若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允拜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