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蒋寅著
页数:297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8072935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将大历诗界定为至德元年(756)至贞元八年(792)间的创作,确定现有唐诗中属于讨论范围的诗人和作品,在坚实的文献考证基础上,对作品作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逐步揭示“大历诗风”的内涵。作者将历来不受人重视的大历诗歌作为唐诗目前的一个特殊时段研究,通过开元、元和两个高峰的比较,以诗人的感受方式、表现方式为核心,从心态史、时空观、意象结构等新的视角进行研究,揭示大历诗歌的独优惠值及作为由盛转中的转折点在唐诗乃至整个中国诗目前的意义。本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初版,此次再版,作者对其进行了精心的修订。
作者简介
蒋寅,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诗学、清代文学与文献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的代表作,运用文献学 文艺学的方法,研究了唐大历时期的诗歌风貌与表现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从《河岳英灵集》到《中兴问气集》——由唐人选唐诗所作的抽样分析
《河岳英灵集》的倾向
关于《箧中集》
《中兴间气集》的新变
第二章 “气骨顿衰”——时代精神的变迁
第三章 时代的偶像——大历诗风与谢眺
第四章 主题的取向
迷惘和反思
衰老的感叹
孤独与友情
乡愁羁恨
隐逸的旋律
自然的新发现
第五章 时间与空问
空间:外向与内向
时间:历史与现实
客体:设想与知觉
主体:彼岸与此岸
第六章 感受与表现
感受与对象
表现与动机
情景交融的历程
移情·烘托·象征
第七章 意象与结构
意象的类别
意象的性状
意象结构与表述结构
第八章 体式与语言
体式方面的评价
语言的风格特征
第九章 大历诗风的内涵及大历诗的地位
附录一 大历诗人名录及作品数量
附录二 大历诗研究参考文献一览
附录三 征引书目
附录四 不说破一“含蓄”概念之形成及内涵增值过程
后记
重版后记
第一章 从《河岳英灵集》到《中兴问气集》——由唐人选唐诗所作的抽样分析
《河岳英灵集》的倾向
关于《箧中集》
《中兴间气集》的新变
第二章 “气骨顿衰”——时代精神的变迁
第三章 时代的偶像——大历诗风与谢眺
第四章 主题的取向
迷惘和反思
衰老的感叹
孤独与友情
乡愁羁恨
隐逸的旋律
自然的新发现
第五章 时间与空问
空间:外向与内向
时间:历史与现实
客体:设想与知觉
主体:彼岸与此岸
第六章 感受与表现
感受与对象
表现与动机
情景交融的历程
移情·烘托·象征
第七章 意象与结构
意象的类别
意象的性状
意象结构与表述结构
第八章 体式与语言
体式方面的评价
语言的风格特征
第九章 大历诗风的内涵及大历诗的地位
附录一 大历诗人名录及作品数量
附录二 大历诗研究参考文献一览
附录三 征引书目
附录四 不说破一“含蓄”概念之形成及内涵增值过程
后记
重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