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铁流/红色经典丛书

封面

作者:(苏)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

页数:222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594267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小说以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内战为题材,叙述了古班的红军——达曼军,带领被古班的哥萨克富农和白匪军残害的红军家属和被迫害的群众,突破叛乱者和白匪军的包围,进行英勇转移的事迹,反映了苏联靠前战争时期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生死搏斗,表现了士兵群众由乌合之众成长为一支纪律严明的“铁流”的过程。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苏联作家。1887年在彼得堡大学学习时,因起草革命宣言被捕流放。流放期间开始创作。早期小说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和俄国1905年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斗争。1912年发表长篇小说《草原上的城市》,描写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1918年加入俄共(布)。内战时期写成战地特写集《革命、前线和后方》。1924年完成长篇小说《铁流》,描写国内战争时期一支红军的英勇斗争。

本书特色

Ø 苏联红色文学经典之作,文辞优美,铸就纪念碑式的革命“史诗”。
Ø 第一本翻译成中文的苏联小说,最初由鲁迅引进中国,并负责初版编校,瞿秋白代译序言。
Ø 鲁迅给《铁流》以很高的评价,说它是表现了“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的成功之作。
Ø 中学教科书必读课文《一面》,提及鲁迅推荐《铁流》的故事,因此广为人知。

节选


哥萨克集镇上的花园、街道、农舍、篱笆全都湮没在滚滚烟尘之中,在无边的热浪下艰难地喘息,唯有钻天杨那尖峭的枝梢冲破尘雾,探出头来。
四处是杂沓的声响。人声,犬吠,马嘶,铁器碰撞之声,孩童的啼哭,低沉而粗野的污言秽语,妇人们此起彼伏的呼喝声,还有饱含醉意的手风琴,伴着一支支沙哑而粗犷的歌,好似一只空前绝后的巨大蜂巢,群蜂失了蜂王,惶恐万分,聒噪、病态地嗡嗡作响。
这片无边无际的灼热的混沌吞噬了草原,一直蔓延到远处山岗上的一排排风磨,——那里同样是经久不绝、万千人声的王国。
闷热的烟尘无法吞没的唯有那条奔淌的河。寒凉的山水泡沫四溢,湍急地奔流着,绕过哥萨克集镇,一路喧哗,奔涌而去。河那边,远山一脉深蓝,宛如高大的屏障,遮蔽了半个天空。
草原上的强盗——那褐色的鹰隼在日光灼灼的暑热中盘旋。它们转动着歪斜的尖喙,凝神谛听,然而什么也分辨不出。这样的混乱还是前所未有。
也许是集市。可为何处处都不见帐篷和商贩的踪影,也没有堆积如山的货物?
也许是流浪者的营地。可为何到处是火炮、弹药箱、二轮车和架好的机枪?
也许是军队。然而四面传来孩童的啼哭,机枪上晒着尿布,炮筒上挂着摇篮,少妇露出胸脯给孩子喂奶,炮兵团的马匹和母牛一同咀嚼着干草,面色黧黑的妇人和少女把盛着黍米和黄油的锅子悬在火堆上,篝火中的干粪块散发出腾腾热气。
一派惶恐,一片混沌。尘土飞扬,杂乱不堪。喧嚣声、吵闹声混杂在一处,处处是匪夷所思的众声喧哗。
集镇上只留下了女人、老人和孩子。哥萨克男人不见踪影,仿佛消失了一般。女人们躲在茅舍里,透过窗子向外张望。滚滚尘雾笼罩着大街小巷,宽阔的街道上蔓延着的俨然是索多玛与蛾摩拉的末日之景。她们喊着:“当心瞎了你们的眼!”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铁流/红色经典丛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27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