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章汝耿
页数:458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52172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系作者数十年研究张仲景伤寒学说与临证验案的经验之作。作者在仲景学说和《内经》气血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病位气血辨证”法。该方法,经过20余年的临床检验,按照一辨病位,二辨病机,三定方药的思路辨证治病,方法简便,效果良好。作者对疾病病界、病位的辨证思路,实则已包含了对病因、病位、脏腑、经络、表里、寒热、虚实、气血、津液、肾精、肾气等各类病证的辨治诸法,已达到“得病之情,则知治之大体也”的境地。其理论与实践可谓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具有一定的创新义涵。书中还附有按照此方法治病的680余个临床证治验案,可供读者临证检验与参考应用。
作者简介
章汝耿, 自学中医,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熟谙仲景学说。40余年临证医疗,厚积薄发,创立“中医病位气血辨证”,按辨病位、辨病机、定方药思路辨证治病,活人无数,疗效颇显。 自撰:“医为仁术,岂可急功近利;药乃本草,自当救死扶伤”楹联,自律“悬壶济世,服务黎民”宗旨。
本书特色
本书系作者数十年研究张仲景伤寒学说与临证验案的经验之作。作者在仲景学说和《内经》气血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病位气血辨证”法。该方法,经过20余年的临床检验,按照一辨病位,二辨病机,三定方药的思路辨证治病,方法简便,效果良好。作者对疾病病界、病位的辨证思路,实则已包含了对病因、病位、脏腑、经络、表里、寒热、虚实、气血、津液、肾精、肾气等各类病证的辨治诸法,已达到“得病之情,则知治之大体也”的境地。其理论与实践可谓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具有一定的创新义涵。书中还附有按照此方法治病的680余个临床证治验案,可供读者临证检验与参考应用。
目录
一、仲景对病界的划分
二、部分前贤医家对病界的认识
第二章 六病病界划分概要
一、太阳、少阴病界
二、阳明、太阴病界
三、少阳、厥阴病界
四、几点说明
五、为了便于记忆,将六病病界再作简略划分
第三章 辨气血病机概要
一、古人对气血运行道路的论述
二、简述气血运行规律与病机关系
三、辨识气血虚损的病机与证候
第四章 临证治法概要
一、仲景治则
二、纠正谬误,正确施治
三、前贤对合病、并病的一般治法
四、治病的常用方——小柴胡汤、桂枝汤、柴胡桂枝汤
五、治合病、并病的部分常用方
六、用合方治合病简解
第五章 病界病位临证验案举隅
第一节 头面、躯干部杂病证治
一、头部病杂证
二、眼病杂证
三、鼻病杂证
四、耳病杂证
五、齿病杂证
六、口、唇病杂证
七、咳喘病杂证
八、舌、咽病杂证
九、面部病杂证
十、肩、项、背病杂证
十一、全身痛杂证
十二、半身痛杂证
十三、游走性身痛杂证
十四、四肢痛杂证
第二节 胸腹、二阴部杂病证治
一、胸部病杂证
二、两胁病杂证
三、脘腹病杂证
四、脐腹病杂证
五、小腹病(包括左右少腹病)杂证
六、腰髋病杂证
七、前阴病杂证
八、后阴病杂证
第三节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
一、脑血管病杂证
二、麻木
三、痿证
四、糖尿病杂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