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国戏曲学会,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页数:308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39656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是中国戏曲学会、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同人刊物。刊物以戏曲文物研究为特色,以戏曲史、戏曲理论研究为核心内容。本期共收录很新戏曲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包括戏曲文物、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戏曲与民俗、宗教等关系及仪式剧研究;高层次的戏曲理论、戏曲美学研究;少数民族戏剧研究;戏曲作家、作品研究;当代戏曲现状与走向研究等。
作者简介
《中华戏曲》编辑部,由中国戏曲学会、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专业人员组成,主旨研究当代戏曲现状,促进戏曲发展与繁荣。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的主要特色是一直坚持田野调查,善于把文物资料、民俗资料与文献资料三者结合起来一并研究,形成了科研、教学、文物展馆和大型学术辑刊四位一体的学科机制,取得了显著成就。
目录
流动的舟车 瞬变的空间——东方传统演出空间文化散论(四)
江西西部傩庙剧场述略
明清瓷器上的《西厢记·佛殿奇逢》图像研究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穿关“带饰”类型及其形象考——以明代考古实物和绘画作品为据
古交千佛寺戏曲碑刻浅论
灵石县马和村晋祠庙及其乐亭考
元曲家李好古、白无咎事迹新考
论《群音类选》的编选类分及其官腔类所指
“命题创作”与祁彪佳的曲学思想探微——兼谈“传”与戏曲创作
稀见女作家戏曲三种考述
清代旗籍剧作家杂剧、传奇作品叙录
张锦传奇《新琵琶》创作原因探析
《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中的戏曲史料探微
民国时期戏曲文献编纂出版刍议
粤调说唱艺人的曲本选择、创作与传播——以瞽师杜焕为例
白猿、仙桃与度脱——队戏《猿猴脱甲》的传说情境与功能阐释
秦晋皮影工艺中民族审美精神的层累性生成
清末英人眼中的粤剧表演生态——论威廉·斯坦顿的《中国戏本》
《在华十二年》所载戏剧资料及其戏剧史价值
2017年度“中华戏剧学刊青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江西西部傩庙剧场述略
明清瓷器上的《西厢记·佛殿奇逢》图像研究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穿关“带饰”类型及其形象考——以明代考古实物和绘画作品为据
古交千佛寺戏曲碑刻浅论
灵石县马和村晋祠庙及其乐亭考
元曲家李好古、白无咎事迹新考
论《群音类选》的编选类分及其官腔类所指
“命题创作”与祁彪佳的曲学思想探微——兼谈“传”与戏曲创作
稀见女作家戏曲三种考述
清代旗籍剧作家杂剧、传奇作品叙录
张锦传奇《新琵琶》创作原因探析
《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中的戏曲史料探微
民国时期戏曲文献编纂出版刍议
粤调说唱艺人的曲本选择、创作与传播——以瞽师杜焕为例
白猿、仙桃与度脱——队戏《猿猴脱甲》的传说情境与功能阐释
秦晋皮影工艺中民族审美精神的层累性生成
清末英人眼中的粤剧表演生态——论威廉·斯坦顿的《中国戏本》
《在华十二年》所载戏剧资料及其戏剧史价值
2017年度“中华戏剧学刊青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