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瞿少成
页数:23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3021706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节选
nbsp; 言
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与新设备的不断涌现,要迅
速掌握这些新知识与新技能,从业人员就必须不断地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为进一步提高电
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英语能力,促进人才的高层次培
养,我们撰写了这本教材。选材的原则如下。
(1)语言的规范性与纯正性。本书中的课文选自美国最近出版的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
工程专业方面的国际权威杂志或经典论文。
(2)专业知识的广泛性与先进性。选材综合考虑了电工与电子基础、电子与通信器件、
信号与系统、通信技术,使读者在学习科技英语的同时也了解最新技术的发展。
(3)专业知识的全面性。本书不仅重点强调了科技文献的“读”,也对“写”与口头
表达作了大量的尝试,同时还系统地阐述了科技论文的写作、投稿与应用文写作。
(4)专业知识的扩展性。作为知识更新极快的专业,必须了解本专业的最权威的期刊,
掌握科技文献的查阅方法。
此外,针对同类型教材的不足,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术交流的体会,
补充了常用数学名词、数学符号与数学公式的英文表达。
学生学习本书后,能熟悉和掌握大量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常用词
汇和术语,提高阅读和理解原始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了解本专业一些新的器件与技术,
从而增强国际交流能力。
本书由瞿少成、吴军其、罗小巧、姚远和林毓涛编著。其中,姚远博士负责撰写Part 2,
罗小巧副教授负责撰写Part 3,林毓涛博士负责撰写Part4,吴军其博士负责撰写Part 1与
应用文写作部分,瞿少成博士撰写了科技论文的结构与写作初步、投稿指南,以及部分单
元中的C部分。
感谢王永骥教授、姚琼荟教授多年的教诲,感谢王继新教授、钱同惠教授多年来对我
们工作的支持。此外,应用英语专业的双文庭教授为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由于经验不足,加之作者的水平有限,书中的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充实我们的工作。
编者
2008年1月
科技论文的结构与写作初步
科技资料主要包括科技图书与科技论文。一般而言,图书的篇幅比论文要长得多,通
常可分为两大类:专著和普及性读物。专著通常是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类问题进行深入的探
论,所包含的内容往往比较难。普及性读物则是对某一问题较为全面、实用的论述,通常
注重实践性。两类图书具有相同的结构:前言、目录、正文、附录、索引和参考文献。本
章主要讨论科技论文的结构与写作问题。
科技论文一般包括报刊科普论文、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是在科
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
究、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文章。也就是说,
凡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和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和阐明自然科学原理、
定律和各种问题的文章均属科技论文的范畴。科技论文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的
描述,是研究成果的体现。运用它们进行成果推广、信息交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它
们的发表标志着研究工作的水平,为社会所公认,载入人类知识宝库,成为人们共享的精
神财富。科技论文还是考核科技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
1.科技论文的特点
科技论文一般具备以下5个特点。
(1)学术性。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反映。
它要求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自然科学领域新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严密论证,抽象概
括。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
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收集资料,
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
谨的论证。可见,学术性是科技论文最基本的特征。
(2)创造性。科技论文不同于教科书和综述性的科学报告,后者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
知识,能否提出新的内容并不起决定作用,而科技论文则必须有新的内容,科学研究是对
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
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
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被新的理
论推翻。”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
(3)理论性。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
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
内容必须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
又综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4)专业性。不同的专业的科技论文的内容和表示形式不尽相同。可将科技论文分为
理论型、实验型和描述型三种。理论型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理论分析;实验型论文的主
要研究方法是设计实验、实验过程研究和实验结果分析;描述型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描
述说明,目的是介绍新发现的事物或现象及其所具有的科学价值,重点说明这一新事物是
什么现象或不是什么现象。
(5)平易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
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即为人所用,不要让别人看不懂。
2.科技论文的一般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论文的大量发表,越来越要求论文作者以规范化、标
准化的固定结构模式(即通用型格式)来表达他们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这种通用型结构形
式,是经过长期实践,人们总结出来的论文写作的表达形式和规律。这种结构形式是最明
确、最易令人理解的表达科研成果的好形式,并逐步形成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
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 7713—87),其通用型基本结构如下。
1.标题
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3.摘要
4.引言
5.正文
6.结论
7.致谢
8.参考文献
9.附录
3.英文科技论文的理解
英文科技论文的阅读是迅速了解科技与工程动态的必要手段,而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
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科技成果得到世界同行认可的最佳方式。在撰
写英文科技论文时,除了遵循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之外,还需要注意英文国际论文的写作
风格。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方式、文化习惯等方面上的差异,这一点突
出的表现在于文章的结构与表达上的不同。比如说,中国人行文比较含蓄,因此文章各段
之间可能存在不明显的内在关联;而西方人则比较直截了当,他们的文章结构往往一目了
然。因此,即使已有一篇现成的中文论文,在其基础上写英文论文时,也不能采用“拿来
主义”逐字逐句地翻译。
理解与撰写英文科技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英文科技论文的分类。英文科技论文一
般分为如下5个方面。
(1)综述文章(Review paper)。综述文章一般是对一类问题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的总
结,不是情况的罗列,除了对文献的理解之外,对这个问题自己的分析与看法是不可缺少
的。究其原因是,已经发表的研究报告,有些是重要的,但大多数是无关紧要的,综述必
须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去粗取精,以便追随研究者参考。如何去粗取精,这就需要比
较,在理论的进展、技术的有效,以及应用的条件等方面都需要考虑。此外,问题的演变
与发展也是综述必须包括的内容。因此,一般而言,只有在该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学者才
可能写出较好的综述。
(2)研究论文(Research paper)。研究论文通常是指对科学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
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等的理论性文章。英文研究论文通
常又分为长论文与短论文。本章主要讨论研究论文的结构与写作问题。
(3)简报(brief/Note/Short article)。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小论文,具有简洁、
精悍、快速、新颖和连续性等特点,一般是某项科学研究的初步进展与新的发现。
(4)评论/回复(Comments/Reply)。评论通常是针对该杂志先前发表的某篇研究论文
或简报所做出的评论性文章,且一般是评判性地指出该论文存在的问题与错误之处;而回
复则是原论文作者就评论文章指出的问题给出的回复。
(5)书评(BookReview)。书评通常是某领域类有较大影响的学者对新出版的科技专
著作出的评论,一般都是推荐性的评论。
理解与撰写英文科技论文的第二步就是要了解推敲科技论文的结构,使之成为西方人
利于理解的形式。尽管目前中文科技论文与英文科技论文在论文整体结构上已经趋于一
致,但东西方文化的表达与逻辑思维上存在不小差异,特别是科技论文本身的严肃性,即
使西方本土大学生也需要科技论文的正规训练。
本章以研究论文为主,简述科技论文的结构与规范。研究论文一般结构如下。
标题(Title)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正文
引言(Introduction)
主体(Body)
结论(Conclusion)
致谢(Acknowledgment)
参考文献(Refer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