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继新
页数:14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201493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数学家高斯的传记。这位简朴的数学家自小便展现了在数学上的不凡天才。未满十九岁就仅仅利用一个晚上,解决了一桩两千多年来的数学悬案——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二十二岁便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世界瞩目的数学家。他的一生在很多领域都获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作者简介
赵继新
毕业于政治大学外交系,获北伊利诺大学奖学金,赴美学习,后至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取得电脑硕士学位。结束学业后,曾任大专院校讲师。出国后,从事电脑程序分析师、《世界日报》北卡通讯记者等工作。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0岁
“名人传”系列规划出版有关文学、艺术、人文、政治与科学等各行各业有贡献的人物故事,邀请各领域专业的学者、作家同心协力编写。
这套书以“人”的故事为主旨,不刻意美化主人公,以他们的生活经历为主轴,深入描写他们成长的环境、家庭教育与童年生活,深入探索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他们的与众不同,是什么力量驱动了他们锲而不舍地前行。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来描写出这些人为什么能使梦想成真,尤其在阅读这些作品时,能于心领神会中得到灵感。
和一般从外文翻译出来的伟人传记所不同的是,此套书的特色是由熟悉文学的作者用心收集资料,将知识融入有趣的故事,并以文学之笔,深入浅出写出适合大多数人阅读的人物传记。在探讨每位人物的内在心理因素之余,也希望读者从阅读中激励出个人内在的潜力和梦想。
目录
1. 家庭背景…………………………………1
2. 数学神童…………………………………10
3. 大学生活…………………………………26
4. 荣获博士学位……………………………35
5. 《算术研究》与科学日记………………40
6. 涉足天文学………………………………48
7. 第一次婚姻………………………………55
8. 出任哥廷根新天文台台长………………63
9. 第二次婚姻与红颜挚友…………………70
10. 从事大地测量……………………………81
11. 从事物理学研究…………………………89
12. 非欧几何的创立…………………………101
13. 学者的生活与心境——高处不胜寒……108
14. 晚年尊荣…………………………………117
高斯小档案…………………………………126
节选
1. 家庭背景
1777年4月30日,高斯出生于不伦瑞克的一个贫苦家庭。不伦瑞克位于现在德国的中北部,当时是不伦瑞克公国的属地。该城距离柏林西边约两百公里,是个风景宜人的美丽城 市。
高斯的祖父以务农维生,高斯的父亲格尔恰尔德·迪德里赫·高斯虽然受的教育不多,但是能写会算,为人勤奋,靠着灵巧的手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高斯的父亲早年曾从他父亲那里,学得一手好农活,不到二十岁,便在附近的庄园里当园丁,从事园艺工 作。
后来他也曾经做过泥水匠、街道小贩、运河工人和喷泉技师,还当过一家葬仪社的会计。根据不伦瑞克教堂记事簿里,有关高斯诞生的记载,他父亲的职业是屠夫。在高斯的祖辈里,没有一个人可以说明,为什么如此平凡的家族会出了高斯这样的天 才。
高斯的父亲和第一任妻子育有一子,婚后第七年,他的妻子就因肺病去世了。1776年,高斯的父亲与第二任妻子多罗特娅·本茨结婚,第二年,小高斯就诞生了。高斯的母亲出身石匠家庭,她读过几年书,认得一些字,婚前曾在一个贵族家里当女仆。高斯的母亲结婚时,已经三十四岁,婚后只生了高斯一个孩 子。
高斯的父亲虽然为人忠厚,但性情暴躁,在家里是个相当专制的父亲。他对高斯的要求极为严厉,甚至有些过分,常常凭着自己的经验,为年幼的高斯规划未来的人生。高斯的父亲认为:“只有力气才能挣钱,学问这种东西,对穷人来说是没有用 的。”
父亲虽然固执己见,可是高斯还是很尊重他,并且继承了父亲诚实、谨慎的性格。父亲逝世那年(1808年),高斯才三十一岁,但他已经做出了许多划时代的成就。父亲的个性坚毅严厉,母亲却温柔聪慧,而且对高斯备加疼爱,因此,高斯喜欢母亲胜于父亲。高斯的母亲在丈夫去世后,一直由高斯奉养,母子相伴,直到她九十六岁去世。
童年时代的高斯,过着与当时一般人家的孩子相似的生活。高斯的父母,有时因为忙着赚钱养家糊口,而无暇照顾年幼的高斯。在高斯三四岁时,某天他的父母外出为生计奔波,小高斯独自一人到处玩耍,走着走着,来到离家不远的运河旁,一个不留神,竟然失足掉到河里,差点淹死。幸亏路人发现得早,及时把他给救了回 来。
高斯从小就对数字很敏感,数学天赋非常人可及。他三岁那年的夏天,父亲在一间泥瓦厂里担任工头,每个星期六都要发薪水给工人。有一天,父亲正在结算几个工人的工资,算了半天,累得满头大 汗。
“唉呀,终于算出来了!”父亲站起身来,伸伸懒腰,舒了一口 气。
“爸爸,您弄错了,”一个稚嫩的声音说道,“总数应该是这样……”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爸爸计算应该发多少工钱给工 人。
“是吗?你怎么知道的?”父亲不以为然地问 道。
“我是心算出来的呀!”高斯天真地回答,“不信您再算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