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油茶-(第2版)

封面

作者:庄瑞林主编

页数:366 页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38516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庄瑞林江苏省常州市人1935年11月出生。1960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原南京林学院)。曾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油茶试验站副站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学术委员、室主任、支部书记等。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枣树协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杜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花卉协会茶花分会理事,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等。长期从事经济林良种选育和山茶育种的研究。先后主持了部、省级科研项目12项。“六五”、“七五”和“八五”期间,主持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油茶、油桐、核桃、板栗良种选育的研究”和“油茶良种选育的研究”等项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先后在《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报告近100篇;主编出版了《中国油茶》《中国山茶》两本专著,参与(副主编)出版了《中国乌桕》等书。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和三等奖多项。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油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第一节油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油茶的栽培历史
第三节科研生产方面的成就和展望
第二章油茶的分布
第一节油茶的水平分布
第二节油茶的垂直分布
第三章油茶的生态特性
第一节西南高山区
第二节华南丘陵区
第三节华中、华东丘陵区
第四节北部边缘区
第四章油茶形态特征及解剖结构
第一节油茶的主要形态特征
第二节油茶的解剖结构
第五章油茶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油茶的生命周期与发育阶段
第二节油茶的年发育周期
第三节普通油茶群体产量结构与结实习性
第二篇油茶良种选育
…………..
第四篇油茶病虫害防治
第十五章油茶病虫害概述
第十六章油茶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第十七章油茶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第五篇茶籽加工及茶果综合利用
第十八章茶籽制油工艺
第十九章茶果的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附录:山茶属物种名录

节选

《中国油茶》是我国目前一部较好的油茶科技专著,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油茶生产和科研方面的成就和经验。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国油茶科研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从生产出发,面向经济建设,观点明确,从理论上阐明了油茶各方面的性状和栽培条件的关系,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速生、早实、高产等技术措施。
  全书共分5篇19章。第一章概述油茶的食用、药用价值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指出发展油茶生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二章根据油茶的生物学特性,论述了油茶分布的规律和特点。第三章按油茶物种适生范围划分四个大区,分别论述各大区油茶的生态条件及其生长发育的关系。第四章论述油茶各器官的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包括18种油茶的木材解剖结构,并编制了检索表,为从木材上识别各种油茶提出新的依据。第五章谈油茶的生物学特性,论述个体与群体的结实规律。第六章介绍我国已选育出的优良农家品种及其适生范围,评述经济价值较高的22个物种。第七至第九章论述油茶良种选育的理论、方法及其种子园、采穗圃的营建技术,介绍油茶良种繁育的途径和程序。第十章提出了主要物种栽培区划的理论依据,区划的原则、方法。在第十一至第十三章中详细阐述采种、育苗、造林和经营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措施,特别对油茶无性繁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加以论述,为油茶林的集约经营和栽培园艺化开辟新途径。第十四章阐述油茶丰产林理论,提出了对现有林分经营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为夺取油茶高产稳产提供技术。第十五至第十七章介绍油茶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策略和技术措施。第十八至第十九章对茶籽制油工艺、副产品使用价值及果壳籽壳的综合利用作了详细介绍。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油茶-(第2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2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