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心理学新视野丛书读心: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

封面

作者:陈巍

页数:200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444896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心理学新视野丛书”的第二种,书中尝试对读心(读心指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与周围各种各样的人进行社会交流或人际互动时要具备的一项普遍能力,即我们把一些心理状态归属给他人或自己的能力)进行哲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全书共分六章。章简要勾勒了读心研究在哲学目前的嬗变轨迹,着力描绘了当代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哲学图景中他心问题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第二章考察了心智的进步科学,强调了认知科学范式转型。第三章详尽介绍和阐释了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重要发现的镜像神经元及其功能。第四章回顾了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内的“变色龙效应”系列研究,向读者展示生活世界中的读心是如何发生的。第五章阐述了自闭症与读心障碍。第六章结语阐述了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研究成果。本书对读心(社会认知)这一领域的发展,以及推动读心研究的深化、系统化均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陈巍,心理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社科联“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育计划。主要研究兴趣为哲学心理学、心理学史与认知科学哲学。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引17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7项。获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担任Psychological
Reports、Frontiers in Psychology、《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等学术期刊外审专家。

相关资料

这部著作饶有趣味。作者认为,化解他心难题的最可行途径是将“客观上的他人”转换为“另一个自我”,以“具身交互主体性”的统一框架为他心和社会认知的经验研究奠定现象学哲学基础。这无疑是一部从哲学、心理学和大脑神经科学交叉的广阔视野深刻理解他心问题的用心之作。对于书中所言,无论你赞同与否,开卷终会获益。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杰出学者、特聘教授 刘晓力

本书在认知科学的框架中以现象学的视角试图整合两种取向的思考,于我非常受益。陈巍博士充分发挥他的多学科训练背景,既了解并理解实验研究,熟悉神经科学证据,又有哲学思维,并会用哲学术语讲述。他的论述专业到位,让读者看得懂和能够接受,为进一步达成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链接和循环作出了很好的探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苏彦捷

他心之谜,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哲学问题,又是一个非常现代的科学问题。就我所知,对“他心之谜”作跨学科解读,中文图书当推陈巍博士撰写的这部《读心》之作。读心,读物之心?读人之心?抑或就是读己之心!读心,是同理之心?读心,是同情之心?读心,其实都是本我之心。如此有趣的话题,如此深奥的哲理,如此专业的解读,寄语读者,切勿错过!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教授 周昌乐

本书特色

本书是“心理学新视野丛书”的第二种,书中尝试对读心(读心指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与周围各种各样的人进行社会交流或人际互动时要具备的一项普遍能力,即我们把一些心理状态归属给他人或自己的能力)进行哲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全书共分六章。最章简要勾勒了读心研究在哲学史上的嬗变轨迹,着力描绘了当代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哲学图景中他心问题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第二章考察了心智的新科学,强调了认知科学范式转型。第三章详尽介绍和阐释了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重要发现的镜像神经元及其功能。第四章回顾了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内的“变色龙效应”系列研究,向读者展示生活世界中的读心是如何发生的。第五章阐述了自闭症与读心障碍。第六章结语阐述了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研究成果。本书对读心(社会认知)这一领域的发展,以及推动读心研究的深化、系统化均有借鉴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他心之谜 1
第二章 心智的新科学:认知科学的范式转型 17
第一节 第二代认知科学浪潮 18
第二节 现象学自然化运动的兴起 29
第三章 读心的巴别塔:镜像神经元及其功能 37
第一节 镜像神经元与镜像神经元系统 39
第二节 动作理解与具身模拟论 52
第三节 共情与共享的多重交互主体性 65
第四节 语言理解与进化 74
第四章 变色龙效应与读心的双重机制 84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变色龙效应 85
第二节 读心的双重机制 97
第五章 自闭症与读心障碍 114
第一节 碎镜理论及其与自闭症的关系 116
第二节 偏向原理的钟摆:自闭症的共情系统化理论 126
第三节 互动理论的挑战:自闭症儿童是心灵盲吗 135
第六章 结语:超越读心——具身交互主体性 146
参考文献 158
后记 198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心理学新视野丛书读心: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1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