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田忠辉
页数:259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3032419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为反思对象,梳理了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成绩,总结了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规律,就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展开背景、核心问题、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以及研究主体的心路历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反思,对文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全书六章,其中对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的起步、新时期文艺心理学发展中的形象思维讨论、方法论讨论、文学“向内转”讨论和主体性讨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重点反思,对在新时期文艺心理学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金开诚、鲁枢元和童庆炳诸先生的学术成就给予了充分评价,对媒介融合时代的文艺心理学未来发展提出了文艺心理学向感性诗学转向的主张。
作者简介
田忠辉,1965年7月生于黑龙江省北安市,祖籍山东省巨野县。
文学博士,现为广东财经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文艺学、美学,主持教育部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各一项。发表学术文字150万字。
目前致力于《论语》研读讲授和创意写作实训教学的探讨,主持以“国学素养”和“创意写作”为方向的广东省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主编《创意写作实训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本书特色
北师大文艺学中心研究丛书系列之一,该丛书是童庆炳先生督促下组织,整体展示北师大文艺学研究的优势学科面貌。该书以新时期(1978年到2010年)三十年来的文艺心理学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期间文艺心理学的发展成绩,力图总结新时期文艺心理学发展的规律,提炼新时期文艺心理学发展的特色,就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展开背景、核心问题、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以及研究主体的心路历程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对文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提出发展建议。
目录
第一节 中国文艺心理学的起步
第二节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奠基与开创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文艺心理学研究状况
第四节 新时期以来的文艺心理学研究状况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展开背景
第一节 形象思维讨论
第二节 方法论讨论
第三节 文学“向内转”讨论
第四节 主体性讨论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的文艺心理学研究
第一节 金开诚与20世纪80年代初的文艺心理学重建
第二节 鲁枢元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艺心理学繁荣
第三节 童庆炳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心理诗学建设
第四节 新时期文艺心理学教学与研究的全面展开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文艺心理学的学科问题
第一节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定位命名问题
第二节 文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问题
第三节 文艺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问题
第四节 文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建设问题
第五章 新时期以来文艺心理学研究中的主体
第一节 在政治与人性之间徘徊的诉求主体
第二节 在知识与意义之间选择的研究主体
第三节 西学体系中的文艺心理学建构主体
第四节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建构中的主体
第六章 媒介融合时代与文艺心理学的未来走向
第一节 媒介融合时代的文艺心理学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中的文艺心理学理论研究——理论样本研究示例:传播情绪与感性唤醒
第三节 媒介融合中的文艺心理学批评实践——作品样本研究示例:《悲伤逆流成河》
第四节 文艺心理学的未来:感性诗学
附录 新时期以来文艺心理学的重要著作、教材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