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纪刚 著
页数:41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101997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托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在面向外国记者、外国友人、驻延美军观察组人士等宣传和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风貌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产生了非凡的效果。选题以“这里是延安”为题,重点展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讲好中国革命故事的伟大实践,以权威党史文献资料为本,并通过中共中央文件、领袖著作、领袖年谱等历史记录,通过延安时期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真实回忆,特别是通过在延安访问或考察的外国记者、外籍友人、驻延美军观察组成员等的记述,以“第三只眼睛”的独特视角,分别围绕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对外“讲好中国革命故事”、如何对外“讲好中国革命故事”、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对今天的现实启示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述。
作者简介
王纪刚,1966年生,现任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纪委书记、研究员。近年来,围绕延安时期的对外宣传、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等专题,先后在《光明日报》《新闻与传播研究》《对外传播》《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分别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延安大学校》《延安风尚》《延安1938》等著作,参与编写《精神的力量——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其中《延安大学校》《精神的力量——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分别被评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精品教材,《延安风尚》被陕西省委宣传部推荐为党员干部学习基本书目。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介绍红色延安的书。带着“谁?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疑问来到延安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为什么不愿离开延安,带着满腹疑虑、一度对中国前途 悲观的华侨 陈嘉庚为什么得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并始终对延安“梦寐神驰”……都会从中得到答案。本书聚焦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外如何讲好中国革命故事,立体展现出一个真实、生动的延安,以客观的眼光还原真实发生的历史,以引人入胜的史实折射深刻隽永的道理,以质朴生动的语言讲述鲜活有趣的故事,也是一幅绚烂而壮丽的延安生活全景照。
目录
1.“把真理告诉全世界”:“首先建立对外宣传机关”
2.“没有报纸便不好办事”:延安《解放日报》的对外宣传
3.国统区里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就是“共产党的嘴巴”
4.“万众瞩目清凉山”:延安时期的新华社
5.红色电波: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6.延安创办的外文刊物:《中国通讯》
7.“世界语要和全中国全世界英勇反抗者的心弦共鸣”:延安也有世界语
8.“宣传出去,争取过来”:地位特殊的延安交际处
9.斯诺:第一个到陕北的外国记者(上)
10.斯诺:第一个到陕北的外国记者(下)
11.海伦·斯诺:在延安采访的美国记者
12.史沫特莱:跟随八路军转战的“洋”记者
13.乔治·海德姆:延安的“马海德大夫”
14.詹姆斯·贝特兰:采访毛泽东的首位英国记者
15.波斯哈德:“共产党点燃了许多中国青年的希望”
16.卡尔逊:延安来了个美国兵
17.白求恩: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
18.世界学联代表团:在延安的快乐日子
19.林迈可:晋察冀根据地的印象
20.印度援华医疗队:中印人民的友好使者
21.卡尔曼:将延安的真实情况介绍给苏联人民
22.斯特朗:“中国人民的宣传家”
23.延安日本工农学校:走向新生的日本兵
24.白修德:“毛泽东的人格支配着整个延安”
25.林迈克:延安聘来的“洋”顾问
26.“突破封锁访延安”: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上)
27.“突破封锁访延安”: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下)
28.“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美军观察组在延安(上)
29.“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美军观察组在延安(下)
30.范长江:到延安了解共产党
31.卫立煌将军在延安
32.邓宝珊将军在延安
33.梁漱溟:在延安与毛泽东夜话
34.赵超构:延安是“新社会的试验区”
35.黄炎培:与毛泽东的“窑洞对”
36.陈嘉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后记:“延安经验种下了毛泽东胜利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