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黎小锋主编
页数:265页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08820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书稿根据2010-2016年海上影展暨论坛整理出来的纪录片论。分四个章节坛聚焦“网络时代的数字纪录片”, 分为“纪录片作者与作者纪录片”“数字纪录片的未来趋势与可能”两个单元, 并将结合论坛主题举办相关纪录片学术展映。届时, 近年来最具活跃度的一批纪录片导演、学者将登陆上海, 现身说法, 就业界、学界普遍关注的议题展开探讨与争鸣, 促进纪录片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良性互动。
作者简介
黎小锋,纪录片导演,博士,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作有《纪录片创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直接电影”》(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等四种。 作为导演/摄影的纪录片《昨日狂想曲》(2016)《遍地乌金》(2011)《我最后的秘密》(2008)《无定河》(2007)《夜行人》(2005)《打春锣的人》(2001)等,曾先后入围山形国际纪录片节、哥本哈根纪录片节、弗里堡电影节、全州电影节等诸多海内外电影节,并获北京独立影像展纪录片单元“独立精神”奖、FIRST青年电影展“纪录片”等奖项。 近年来,担任海上影展暨论坛策展人,上海电影节纪录片单元选片人。
本书特色
该书稿根据2010-2016年海上影展暨论坛整理出来的纪录片论。分四个章节坛聚焦“网络时代的数字纪录片”,分为“纪录片作者与作者纪录片”“数字纪录片的未来趋势与可能”(两个单元),并将结合论坛主题举办相关纪录片学术展映。届时,近年来很具活跃度的一批纪录片导演、学者将登陆上海,现身说法,就业界、学界普遍关注的议题展开探讨与争鸣,促进纪录片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良性互动。
目录
第一章 方法的焦虑: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困顿与出路
第一单元 纪录片的文体与方法
第二单元 纪录片的伦理与方法
第二章 当代中国纪录片的价值评判
第一单元 主题发言部分
第二单元 自由发言部分
第三章 纪录片:跨界的可能性
第一部分 上海论坛
第二部分 釜山聚谈
第四章 数字纪录片:作品、作者与未来趋向
第一部分 “作者纪录片”与“纪录片作者”专场
第二部分 数字纪录片的未来趋势与可能
附录一 2008上海新锐导演新作展
附录二 2010海上影展暨论坛
附录三 2012海上影展暨论坛
附录四 2014海上影展暨论坛
附录五 2016海上影展暨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