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创业学教程

封面

作者:金利娟,王彦长主编

页数:250页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3120364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八章, 分别为: 创业学概述、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项目评估与创业投融资、创业计划书、创业实施、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政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创业学概述
第一节 创业与创业学
一、创业的概念
二、创业精神是时代的呼唤
三、大学生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四、创业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创业要素构成
一、创业者
二、创业机会
三、创业资源
第三节 创业过程
一、蒂蒙斯的创业过程理论
二、创业过程的四个阶段
第四节 创业实质
一、创业是创业精神的绽放
二、创业是商业能力的大检阅
三、创业是创新思维的再现

第二章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第一节 创业者
一、创业者的内涵与特点
二、创业者与职业经理人的区别
三、创业者的角色地位
四、创业者的行为策略
第二节 创业团队
一、创业团队的内涵
二、创业团队对创业的重要性
三、创业团队的类型
第三节 创业者对创业团队的组建与管理
一、创业团队的组建
二、创业团队的管理

第三章 创业机会
第一节 创业机会识别
一、创意与机会
二、创业机会与商业机会
三、创业机会的特征与类型
四、创业机会的来源
五、影响机会识别的关键因素
六、识别创业机会的一般过程
七、识别创业机会的行为技巧
第二节 创业机会评价
一、有价值创业机会的基本特征
二、个人与创业机会的匹配
三、创业机会评价的特殊性
四、创业机会评价的技巧和策略
第三节 创业风险识别
一、机会风险的构成
二、防范系统风险的可能途径
三、防范非系统风险的可能途径
四、创业者风险承担能力的估计
五、基于风险估计的创业收益预测
第四节 商业模式开发
一、商业模式的定义与本质
二、商业模式和企业战略的关系
三、商业模式因果关系链条的分解
四、商业模式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五、商业模式创新的逻辑与方法

第四章 创业资源
第一节 创业资源
一、创业资源的内涵与种类
二、创业资源与一般商业资源的异同
三、社会资本、资金、技术及专业人才在创业中的作用
四、影响创业资源获取的因素
五、创业资源获取的途径和技能
第二节 创业资源管理
一、不同类型资源的开发
二、有限资源的创造性利用
三、创业资源开发的推进方法

第五章 创业项目评估与创业投融资
第一节 创业项目的选择
一、创业想法
……

第六章 创业计划书
第七章 创业实施
第八章 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政策

节选

  《创业学教程/高校通识教育丛书》:  5.权责明晰  创业团队成员要以法律文本的形式确定一个清晰的利润分配方案,要把最基本的责、权、利界定清楚,尤其是股权,此外还包括增资、扩股、融资、撤资、人事安排、解散等与团队成员利益紧密相关的事宜。其中,核心的条款是股权配置或投资比例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各创业合作伙伴以后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还关系到创业合作伙伴的利益分配等实质性问题,因此,合作创业一定要做到账目清楚、手续齐全,签订好合作协议,把双方应尽的职责和应享的权益仔细协定下来,绝不能口头说说。总之,宁可“先小人后君子”,也不要日后闹得“兄弟”反目成仇。对于所有账目的进出情况、合作实体的经营状况和损益情况要定期在合作人间进行公开,合作人的利益分配要严格按照合作协议中的规定办理;合作人私人使用合作实体财物的,要及时人账并在利益分配中予以扣除……总之,要做到“亲兄弟明算账”。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知心朋友并不等于创业合作伙伴。由于对社会事物的接触具有局限性,对创业合作者的选择往往会感情用事,比较容易单纯地把身边亲密的朋友等同于最理想的创业合作伙伴。当友情面对金钱的诱惑、公司经营压力的时候,不是都能经受得住考验的。默契的合作者有可能在长期的合作中成为知心朋友,但知心朋友并不一定都能成为最好的创业合作伙伴,所以在选择合作人的时候,千万不能感情用事。一、创业团队的管理创业团队中的管理活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创业团队核心的主要创业者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包含领导活动;另一类是创业团队普通成员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广义的管理活动包含领导活动,狭义的管理活动不包含领导活动。这一部分讨论的创业团队管理问题,是就狭义的管理活动而言的。而在创业团队的管理过程中,分工、合作、激励和冲突是四个相当重要的管理问题,需要分别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创业团队管理之分工  创业团队成员作为一个工作集体,其工作的具体内容由于业务内容极其不稳定而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用角色而不是用工作职责能更清楚地表明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在高绩效团队中,成员的角色往往是互补的。高绩效团队的成员都应该清楚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而且应该明白相互之间的角色有时又可以相互替代,因此,在高绩效团队中,有时一个人可以充当几个角色,有时几个人又可担当同一个角色。一个高绩效的团队中,一般需要领导者、造型师、监测评论员、生产者、执行者、资源调查者和督促者七种角色。  (1)领导者。这种人应该是纪律严明、轻重分明和各方面能力比较均衡的人。他们的职责是挑选人才,凝聚和协调员工。  (2)造型师。他们是项目的领导者,性格外向,能有力地推动任务的进展。他们的力量来源于个人动机和对任务的激情。  (3)监测评论员。他们主要开展检查工作并处理论证中缺陷之处,擅长分析甚于创造。  (4)生产者。他们是原创思想和建议的源头,是团队中最富有创造性和最聪明的成员,但可能不注重细节问题。他们需要激励和引导,其才能才会发挥到极致。  (5)执行者。这些人负责把思想化为行动。他们是实践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6)资源调查者。他们是让团队和周围世界保持联系的联络人,他们性格趋于外向,比较有个人魅力。  (7)督促者。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对任务进行严格跟踪,监督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  就创业团队而言,始终存在一个成员承担领导者的角色,这一角色可能是形式性的,也可能是实质性的。对一个高绩效的创业团队而言,创业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可能承担领导者、监测评论员、执行者、资源调查者和督促者等多种角色,重要的骨干成员可能承担执行者和资源调查者等角色,其他一些成员可能扮演造型师、监测评论员和资源调查者的角色。  (二)创业团队管理之合作  创业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拥有的资源状况进行工作分工之后,为了提高整个创业团队的工作效率,还需要进行合作。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可以分为常规性合作和非常规性合作。  常规性合作是指创业团队成员在各自承担自己工作职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的基础上进行的工作协调和工作整合。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对其他创业团队成员工作的一种最为重要的支持和配合。对于工作内容有交叉和衔接的创业团队成员来讲,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更是对其他创业团队成员工作最好的支持和配合。  非常规性合作是指创业团队成员在做好本职工作、扮演好自身角色的前提下,跨越自己的工作范围,直接帮助其他创业团队成员做好他们的工作,从而救助、支持、加强整个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的工作。  常规性合作是最基本的合作方式,非常规性合作是一种补充性的、救急性的合作方式。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应以常规性合作为基础,以非常规性合作为补充。  (三)创业团队管理之激励  创业团队的激励制度关系到创业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关系到创业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励,新创企业的生命将难以长久。而有效激励是新创企业保持团队士气的关键。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创业学教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1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