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孟伟主编
页数:466页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0438230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打破了主题、材料、结构、表达四大板块的框架,更丰实了写作主体能力培养的内容,强调了写作活动中深广阅读的价值,更突出了语言运用的表达张力,进一步阐发了“智能化写作”的运作趋势,初步触及了“创意写作”这一新模式。总之,在写作理论的组建上愈益完整,在写作理念上有所新的发挥。其次,搭建新的写作教学体系。建立起写作理论、写作文体实训方案以及写作思维与表达工具——规范和艺术的语言,这三个方面的结合有着科学性和完整性的体系。
作者简介
孟伟简介: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目前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3年主持的《写作与语言艺术》课程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07年该课程评为国家级精品课。本人所牵头的“写作与语言艺术”教学团队2013年评为“北京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优秀教学团队”。曾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现代汉语教研室和写作教研室主任。主持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团中央、商务部等省部级和各类其他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为《新华文摘》《新华月报》《新闻与传播》转载。出版《现代传媒写作基础教程》《声音传播》《广播传播学》《互联网 时代音频媒体产业重构原理》《移动互联时代的中国广播影响力》等多部著作;参编《语言艺术与写作》等教程。为本科生开设:《语言艺术与写作》、《文体写作》《文学文体写作》《评论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基础写作》等课程;为硕士和博士生开始《新媒体理论与实践》《社会化媒体研究》《广播新闻专题研究》等课程。
本书特色
近年来,网络的成熟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新一代学生学习的方式、思维的方式,包括写作的方式。在全媒体时代,全民写作冲击着写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也冲击着写作的专业化教育,传统的写作教材面临着跟不上步伐的尴尬;另一方面,新的写作方式、新语言方式、新表述方式、不规范的方式等比以往时代都更加频繁发展,事实上,写作的基础规范化教育比以时代的需要更强烈,任务也更重,情况也更复杂,本教材即是为考虑以上问题而编写。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将包含连部分:(理论篇)和(实践篇)。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理论篇)将包括两大块:一个是当代的媒体环境介绍;一个是基础的、经典的写作和语言基础理论知识介绍。 其中“当代媒体环境介绍”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当代媒体的发展,媒体写作语言;2.从传播学角度解析写作者、受众、写作文本、社会生活,以及传播渠道;3.介绍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媒体特性以及对写作者的培养需求。 其中“基础的、经典的写作和语言基础理论知识介绍”,包括:1.材料;2.主题;3.结构;4.表达方式四个部分。 创新点是:把最的当代媒体背景与基础写作两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不是传媒大学学生的独特需求和教师队伍的多样构成,以及良好的专业传媒学校的支持氛围,恐怕很难做到这些融合。在第二版的修订中,也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将替换原来的案例、参考文章、学生作品、写作经验谈等为最的内容。近年来,网络的成熟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新一代学生学习的方式、思维的方式,包括写作的方式。在全媒体时代,全民写作冲击着写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也冲击着写作的专业化教育,传统的写作教材面临着跟不上步伐的尴尬;另一方面,新的写作方式、新语言方式、新表述方式、不规范的方式等比以往时代都更加频繁发展,事实上,写作的基础规范化教育比以时代的需要更强烈,任务也更重,情况也更复杂,本教材即是为考虑以上问题而编写。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将包含连部分:(理论篇)和(实践篇)。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理论篇)将包括两大块:一个是当代的媒体环境介绍;一个是基础的、经典的写作和语言基础理论知识介绍。
其中“当代媒体环境介绍”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当代媒体的发展,媒体写作语言;2.从传播学角度解析写作者、受众、写作文本、社会生活,以及传播渠道;3.介绍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媒体特性以及对写作者的培养需求。
其中“基础的、经典的写作和语言基础理论知识介绍”,包括:1.材料;2.主题;3.结构;4.表达方式四个部分。
创新点是:把最的当代媒体背景与基础写作两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不是传媒大学学生的独特需求和教师队伍的多样构成,以及良好的专业传媒学校的支持氛围,恐怕很难做到这些融合。在第二版的修订中,也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将替换原来的案例、参考文章、学生作品、写作经验谈等为最的内容。《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实践篇)比较有特色,根据编写团队18年的教学经验而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直接相关于媒体写作培养的文体写作部分;一个是具体的训练方法及学生范文指导。
最部分选取了消息、短评、调查报告;解说词、传记;博客等文体作为编写内容,另外增加公众号、微博、微信等最的网络内容的写作。也将尝试增加网络小说写作的内容。这些文体的训练既涵盖了媒体专业写作前期需要培养的学生能力,也是当前流行的文体,易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第二部分设计了三级写作训练方法:1.写作入门训练方法;2.课堂分级写作训练方法;3.项目小组写作训练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的检验,同时也配以大量的学生范文做案例分析。这部分将替换为最的案例。
目录
一、为什么写作
二、为什么学习写作
三、如何学习写作
四、本教材特色
五、如何使用本教材
理论篇
第一章 重新认识写作活动
第一节 当代写作的价值和意义
一、智能化写作的发展
二、传播效果决定的写作逻辑
三、写作的私人性与公共性
四、媒体写作被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节 从写作角度看汉语的特质
一、汉语基本特征
二、从写作角度看汉语的基本功能
三、从倚重影像的表达趋势看汉语特质
四、从全球化角度看汉语表达特点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写作语言的发展
一、现代汉语的三次革命
二、互联网新词的类型
三、互联网语言与当代写作
第四节 个体写作困境与主体超越
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困境
二、怎么“想”很难做到怎么“写
三、写作主体的超越
第二章 写作作为一种传播活动
第一节 作为传播内容的写作文本
一、时代里的写作文本
二、生活里的写作文本
三、网络传播中的写作文本
四、作为传播内容的写作活动
第二节 作为传播者的写作主体
一、观察能力
二、感知能力
三、记,忆能力
四、联想和想象能力
五、艺术鉴赏能力
六、分析综合能力
第三节 成为一个积极的阅读者
一、阅读获得的基本技巧之于写作的意义
二、阅读获得的间接经验之于写作的意义
三、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
四、拥有强大的阅读能力
第四节 作为写作对象的社会生活
一、在动态关系中认识社会生活
二、现实的“生活”与作品中的“生活”
第三章 写作主题
第一节 主题的含义
一、什么是主题
二、主题含义拓展
三、主题的特点
四、主题的作用
第二节 主题的形成
一、主题形成的三个阶段
……
实践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