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任应秋
页数:248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14105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关于中医学理论的话题,在靠前外相关学术界的争论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至今这个讨论也没有停歇过。归结其焦点有两个:一是中医是否有理论?二是中医理论是否科学?今天我们整理出版《任应秋关于中医学理论的讨论》一书,也是顺应了这一思潮。本书收集了任应秋先生从1946年至1983年的相关文章和讲稿,在既定主题的前提下,尽量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编排。为了避免文章在内容上不必要的重复,我们采用了节选、合编、整理的方式,但严格遵守了先生在文字中想表达的旨意。
作者简介
任应秋,先生(1914 ~ 1984 年)是近现代中医学史上一位不能不提及的学者,他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学家,其学术成就在业界有口皆碑。先生一生著有学术专著四十余部,论文及著述五百余篇,内容涉及中医学史、中医文献学、中医临床学、医古文教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经典著作研究等诸多领域。其中,中医学理论的整理和研究,是先生尤为重视的学术范畴,并为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诸如,任先生率先提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等重要的中医学理论概念等。
目录
●讲阴阳五行学说/001
中医学的阴阳认识论(1956年)/002
阴阳五行学说(1959年)/012
阴阳五行学说撮要(1980年)/036
第二讲藏象学说(1980年)/047
藏象学说主要内容/048
藏象学说的整体观/051
中医脏腑学说的特点/054
藏象学说的临床意义/057
第三讲气血略论(1978年)/061
气血生理属性之概念/062
气血病机/068
气血病变辨证示例/073
第四讲病因病机学说/077
中医经验病理学(1954年)/078
病机病因学说概要(1980年)/097
第五讲诊法学说(1980年)/109
中医诊法中的认识论/110
四诊撮要/114
第六讲辨证学说/123
关于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考(1975年)/124
中医辨证学说的方法论(1980年)/128
八纲辨证的具体应用(1980年)/133
第七讲治则学说(1980年)/139
治病求本与分辨标本的辩证关系/140
求本思想指导下的四大治则/144
第八讲辨证论治/151
谈谈辨证论治中的几个关系(1966年)/152
谈谈中医的辨证论治(1976年)/171
第九讲运气学说(1959~1981年)/179
运气学说产生的科技背景/180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85
运气学说的临床运用/204
历代医家对运气学说之研究/207
第十讲中医学思考/215
中医哲理之渊源与夫科学化之取径(1946年)/216
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是《内经》的指导思想(1979年)/220
应该重视中医学理论(1980~1981年)/230
中医学的阴阳认识论(1956年)/002
阴阳五行学说(1959年)/012
阴阳五行学说撮要(1980年)/036
第二讲藏象学说(1980年)/047
藏象学说主要内容/048
藏象学说的整体观/051
中医脏腑学说的特点/054
藏象学说的临床意义/057
第三讲气血略论(1978年)/061
气血生理属性之概念/062
气血病机/068
气血病变辨证示例/073
第四讲病因病机学说/077
中医经验病理学(1954年)/078
病机病因学说概要(1980年)/097
第五讲诊法学说(1980年)/109
中医诊法中的认识论/110
四诊撮要/114
第六讲辨证学说/123
关于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考(1975年)/124
中医辨证学说的方法论(1980年)/128
八纲辨证的具体应用(1980年)/133
第七讲治则学说(1980年)/139
治病求本与分辨标本的辩证关系/140
求本思想指导下的四大治则/144
第八讲辨证论治/151
谈谈辨证论治中的几个关系(1966年)/152
谈谈中医的辨证论治(1976年)/171
第九讲运气学说(1959~1981年)/179
运气学说产生的科技背景/180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85
运气学说的临床运用/204
历代医家对运气学说之研究/207
第十讲中医学思考/215
中医哲理之渊源与夫科学化之取径(1946年)/216
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是《内经》的指导思想(1979年)/220
应该重视中医学理论(1980~1981年)/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