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八大重点城市规划: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第2版)

封面

作者:李浩

页数:536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122310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国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西安、太原、兰州、包头、洛阳、成都、武汉和大同等8个重点城市的规划,是建国初期为要、具代表性的城市规划活动,对新中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发挥了至为关键的奠基性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本书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许多亲历者的访谈,对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的时代背景、技术力量状况、规划编制内容、规划技术方法、规划方案特点,苏联专家的技术援助,规划的审批、实施和评价等,进行了全景式的系统性研究。书中首次披露一大批极为珍稀的一手图文规划档案,具有极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本书特色

我国最个五年计划时期西安、太原、兰州、包头、洛阳、成都、武汉和大同等8个重点城市的规划,是建国初期最为重要、最代表性的城市规划活动,对新中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发挥了至为关键的奠基性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本书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许多亲历者的访谈,对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的时代背景、技术力量状况、规划编制内容、规划技术方法、规划方案特点,苏联专家的技术援助,规划的审批、实施和评价等,进行了全景式的系统性研究。书中首次披露一大批极为珍稀的最手图文规划档案,具有极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目录

第二版修订说明
序一(赵士修)
序二(李晓江)
前言
凡例
概述
上篇 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的历史考察
第l章 规划工作背景
1.1 时代背景
1.1.1 第一经济基础薄弱,“一穷二白”
1.1.2 战争威胁仍较突出,新生人民政权亟待巩固
1.1.3 采取“一边倒”政治和外交战略,掀起全面向苏联学习的热潮
1.1.4 明确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建国方略,实施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战略
1.1.5 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编制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1.2 重点新工业城市建设:“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时代要求
1.2.1 “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战略决策
1.2.2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城市发展状况
1.2.3 “重点建设、稳步推进”的城市建设方针
1.2.4 “八大重点城市”的逐步明确
1.3 “八大重点城市”的主要内涵
1.3.1 基本条件:利用现有城市、资源优势及铁路设施等
1.3.2 核心决定因素:“156项工程”等重点工业项目布局
1.3.3 战略内涵:建设第一重要工业基地,促进生产力均衡布局
1.3.4 相关概念解析
第2章 规划编制过程及主要内容
2.1 规划编制过程与组织方式
2.1.1 苏联专家指导
2.1.2 多方援助
2.1.3 以地方为主
2.2 规划指导思想与编制程序
2.2.1 指导思想
2.2.2 规划编制程序
2.3 规划编制内容
2.3.1 苏联城市规划的编制要求及苏联专家的指导意见
2.3.2 第一《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
2.3.3 各城市的规划编制成果与内容
2.4 主要技术特点
2.4.1 广泛开展各类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使规划工作建立在比较可靠的现实根据的基础之上
2.4.2 落实工业项目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作为城市发展和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依据
2.4.3 遵循“劳动平衡法”分析城市人口结构,推算近期、中期和远景城市发展规模
2.4.4 选用规划定额指标,确定各类城市用地的规模
2.4.5 围绕工业区建设及其配套服务,进行工人居住区和其他城市用地的合理布局
2.4.6 以道路广场、绿化水系和重要建筑物等的布置为重点,开展城市空间的建筑艺术设计
2.4.7 开展郊区规划,促进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土地使用的综合协调
下篇 专题讨论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八大重点城市规划: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第2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1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