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2007-可持续发展建言集

封面

作者:党德信主编

页数:407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38518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十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会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最社会主义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深入调查研究,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咨政建言,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也通过政协大会和会发言等形式,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颇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为使委员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发挥作用,自2003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将委员会的调研报告和委员的发言材料和有关文章选编成册,以供各级和有关部门参考。现将《可持续发展建言集2007》奉献给各界读者。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深入调查研究,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咨政建言,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也通过政协大会和常委会发言等形式,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颇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目录

出版说明人口篇 保障人口计生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张怀西 独生子女政策需要调整和完善 黄鸿翔 积极预防和控制母婴传染病和出生缺陷 田惠光 积极开展生育关怀行动 潘贵玉 切实加强对流动儿童权利的保护工作 苏红平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堪忧 尚绍华 关注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 王渝生 切实关注解决农民养老问题 杨魁孚 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赡养机制的建议 叶建农 关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建议 张俐娜 关于发展我国人口老龄产业的建议 朱佩玲 推进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 杨春兴 实施西部贫困地区弱智人群防治工程 安启元 构建安全社区建设和谐社会 张宝明资源篇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几点意见 鲁志强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和建议 罗冰生 实施节约优先的国家能源战略 陈清泰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张宝明 发展煤化工要谨慎 陆蠡珠 努力实现降耗减排的新突破 陆延昌 以“绿色水电”的模式开发西藏水资源 王光谦 积极发展新能源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温克刚 实施新能源产业“绿色新政” 王玉锁 推行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工程 袁伟霞 加快建筑材料升级换代节约能源资源 郑一军 加强我国稀土产业宏观调控迫在眉睫 李卫 持续推进资源危机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 王弭力 加快山区林业产业发展 江泽慧 加强森林培育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 刘于鹤 全面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邹玉川 关注我国大陆土地“过度非农化” 刘文甲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在西北地区尤为重要 刘 璞 海洋基础数据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 张登义王曙光 国家应鼓励海水淡化装置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柴宝成 加大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力度刻不容缓 冯培恩 关于国家应放宽进口废轮胎的建议 朱坦 创造条件加快发展贵州小油桐生物柴油产业 傅家祥 用好青藏铁路加快西藏经济发展 鲁志强环境保护篇 消除体制性障碍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一环 汪纪戎 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走科学发展道路 赵勇 切实发挥约束性指标的约束作用 马培华 运用市场机制推进中小企业污染治理 刘民复 重点行业节能减排需要正确处理的三个关系 赵希正 关于重视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加强国家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教育的建议 循环农业大有作为 农业污染防控紧迫 关于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几点建议 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要像重视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一样重视气候安全 推动新疆防沙治沙事业快速发展 关于加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重视流域跨界污染问题 保护京津北三河源湿地迫在眉睫 应高度重视湟水流域生态治理 从太湖蓝藻暴发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调研报告篇 关于山东、江苏两省农用地转用和征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保证的调研报告 关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建设“黄河河套生态经济区”的调研报告 关于生态农业和综合减灾的调研报告 关于“京九绿色长廊”工程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移民与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湖泊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落实和完善政策措施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野生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建设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业体制的建议 关于北方采暖区农村建筑建材节能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长江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和水环境保护的建议 加强珠江流域管理确保珠三角供水安全 关于建立西藏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贯彻执行污染物减排指标的视察报告 关于进一步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视察报告 关于防治气象灾害的建议附录: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200r7年度工作情况简记封面:国家电网华中电网封底:国家电网华东电网

节选

条件加快发展贵州小油桐生物柴油产业
傅家祥
    能源安全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世
界各国对油气资源的争夺异常激烈,能源危机已经迫在眉睫。发展可
再生、环保的生物质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受到世界
各国的高度关注。因此,生物质能源产业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我国
也应该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每年消耗的石油中进口石油的比重越来
越高,2006年已超过43%。贵州是缺油省,但2005年却耗油220多
万吨,其中柴油约占2/3。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是我国同时也是贵州
省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经贵州省政府、省发改委和贵州大学多年的
工作实践证实,发展小油桐生物柴油产业是贵州省发展生物质能源十
分理想的途径。
    小油桐,学名叫麻疯树,是一种耐干旱、抗贫瘠的灌木或小乔
木。该树种植3年后进入丰产期,采果期30年以上,叶、茎、果均
可入药,种子含油率30%~38%,种仁含油率高达50%~62%。经
多个国家的专门机构研究,小油桐种子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
还可得到甘油、饲料、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生物医药等大量副产
品。因此纷纷研发,积极发展小油桐产业。2005年,小油桐生物柴油
已在印度等国进入加油站。2004年初以来,贵州省发改委、省科技厅
组织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与德国有关企业合作,对贵州当地小油
 桐进行研究,证实贵州出产的小油桐种子含油量高、油质好,贵州适
宜发展生物柴油产业。
    贵州是最适合小油桐生长的地区。有18个县发现较大面积的野
生小油桐生长。贵州省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赤水河中下游干
热河谷等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有近千万亩贫瘠土地适宜小油桐
生长。
    利用贵州这种喀斯特贫瘠山区,进行小油桐的大规模人工种植,
发展规模化的绿色生物柴油产业,同时实现小油桐综合开发利用,具
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充分体现了“四个不争”(不与人
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其它行业争利,不与国际社会争能源)和
“四个有利于”(有利于能源替代,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环境保
护,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和优势,对贵州的发展具有
十分重大的意义。
    鉴于此,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关注和支持小油桐生
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外交部等也给予了大力关
注和积极支持。由贵州省发改委牵头,会同贵州省科技厅等有关部
门,精心谋划,做了大量工作,使贵州小油桐生物柴油项目取得令人
瞩目的进展,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产生了强烈反响。
    国家发改委已批准贵州小油桐种植及产业化建设项目。科技部已
将该项目列入中德可再生交通能源合作框架。贵州省发改委已就该项
目与德国鲁奇、大众、西门子、博世、壳牌、BP、巴斯夫和戴姆勒一
克莱斯勒等公司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现已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
别是2006年5月22日,在温家宝总理、默克尔总理等中德两国领导
人的见证下,贵州省发改委与德国鲁奇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
德可再生交通能源合作框架下贵州省小油桐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
项目拟采用德国鲁奇公司的技术和设备,建设年产6万~10万吨生物
柴油的加工示范厂,预计2007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目前,贵州已种植小油桐超过20万亩;建成年产300吨生物柴
油中试装置,生产出生物柴油样品约20吨,样品各项指标均优于国
 产零号柴油,排放达到欧Ⅱ标准,工艺优化后,可达到欧Ⅳ标准。
    发展小油桐生物柴油产业,将给贵州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规划,贵州适宜种植小油桐的山林面积达1000
万亩以上,可形成年产200万吨生物柴油的产业规模,产值约200亿
元;带动约150万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保护恢复生态面积1000万亩
以上。该产业还将带动贵州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的发展,形成一个新兴
的高技术产业链。
    但是,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发展小油桐
生物柴油产业是一项创新工作,尽管已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但仍有
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从国家层面上加以解决。为此建议:
    一是国家发改委应大力支持贵州加快发展小油桐生物柴油产业。
综合布局,统筹规划,将贵州省建设为以小油桐生物柴油产业为龙
头,以扶贫脱困、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治理及特色产业形成为纽带的小
油桐生物柴油建设国家示范基地,加速贵州省的跨越发展。国家有关
部门并吸纳贵州有关部门参加,共同研究提出方案,将现有退耕还
林、荒山造林、石漠化治理、长江和珠江“两江防护和生态建设”等
政策和各种扶持资金整合用于贵州等适合种植小油桐地区,扶持小油
桐种植;同时,统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贵州等地区进行小油桐的大
规模种植、加工、综合利用和科研开发。
    二是国家发改委应支持建设“贵州生物质能工程研究中心”。由
于发展小油桐生物柴油是一项创新工程,因此应该同时抓好创新研
究。建设研究中心,既有利于深入持续开展小油桐良种选育和规范化
种植研究,不断提高种子含油量和出油率,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和抗寒
能力,探索病虫害防治措施;又有利于整合资源,进行小油桐综合利
用开发研究,延长小油桐生物柴油产业链,保证小油桐生物柴油产业
的长盛不衰;同时,还有利于积极开展其它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研
究,促进生物能源的全面发展。
    三是国家应尽快制定统一的生物柴油技术标准。由于出现生物柴
油热,近年来,很多项目一哄而上。不少国内外企业都自称取得了具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2007-可持续发展建言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