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保生等
页数:369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18026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证据科学”在本世纪初还只是一个概念,特文宁和舒姆教授等人对它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但目前国外的证据科学研究也主要停留在概念建构和纯理论探讨阶段。但在中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证据科学已成为一种学科建设实践。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的32位教师和数百名研究生,在建院过程中用行动对证据科学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自誉为证据科学的“实践学派”。美国学者艾伦教授说,据他所知,目前在全世界,只有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把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两支研究队伍集合在一个研究机构中,切实开展了证据科学的交叉研究。2008年4月,我和常林教授在美国第八届法庭科学与法律研讨会上宣读了《证据科学研究的兴起:法庭科学与证据法学在中国的发展》论文,其中谈到两个观点:第一,“实践学派”并非不重视理论研究,但更重视“做”或“实践”证据科学;第二,“实践学派”并非不关心证据科学的学科体系研究,而是主张在对法庭科学和证据法学分别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二者的交叉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如果把证据科学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研究领域,“实践学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狭义证据科学。
作者简介
张保生,男,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是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诉讼法协会会员,国际证据科学协会副主席。
本书特色
“证据科学”在本世纪初还只是一个概念,特文宁和舒姆教授等人对它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但目前国外的证据科学研究也主要停留在概念建构和纯理论探讨阶段。但在中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证据科学已成为一种学科建设实践。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的32位教师和数百名研究生,在建院过程中用行动对证据科学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自誉为证据科学的“实践学派”。美国学者艾伦教授说,据他所知,目前在全世界,只有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把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两支研究队伍集合在一个研究机构中,切实开展了证据科学的交叉研究。2008年4月,我和常林教授在美国第八届法庭科学与法律研讨会上宣读了《证据科学研究的兴起:法庭科学与证据法学在中国的发展》论文,其中谈到两个观点:最,“实践学派”并非不重视理论研究,但更重视“做”或“实践”证据科学;第二,“实践学派”并非不关心证据科学的学科体系研究,而是主张在对法庭科学和证据法学分别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二者的交叉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如果把证据科学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研究领域,“实践学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狭义证据科学。
目录
第一节 无所不在的证据
第二节 广义证据科学
第三节 狭义证据科学
第四节 证据科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应用
第二章 事实与证据
第一节 事实
第二节 证据
第三节 事实认定
第三章 证据科学发展史
第一节 传统证据理论
第二节 现代证据理论
第三节 迈向证据科学
第四章 证据概率论
第一节 证据概率论一般理论
第二节 司法证明的概率论基础与应用
第三节 司法证明的概率论困境与前景
第五章 证据推理论
第一节 证据推理的含义、性质与功能
第二节 证据推理的方法
第三节 证据推理的困境与出路
第六章 证据决策论
第一节 证据决策概述
第二节 证据决策支持度体系
第三节 证据决策分析
第七章 证据评价论
第一节 决策活动中的证据评价
第二节 证据评价之应然层面
第三节 证据评价之实然层面
第八章 证据叙事论
第一节 叙事学一般理论
第二节 司法证明中的证据叙事
第三节 证据叙事论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
第九章 证据解释论
第一节 事实、证据与解释
第二节 事实认定的证据解释模型:最佳解释推论
第三节 证据解释论的接受标准:似真性理念
第十章 科学证据论
第一节 证据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第二节 司法证明中的科学证据
第三节 科学证据的生成与运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