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人地关系演进的地理开发条件研究

封面

作者:杨波著

页数:127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306084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人地关系演进的地理开发条件研究》首先对资源环境基础论进行系统阐述,论述资源环境本底和地理开发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要素对人地关系演进过程的影响。其次分析不同时期中国人口空间格局,认为胡焕庸线依然是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基线。最后,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光、热、水、土及地形等地理开发条件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测算物质能量转换的空间差异,明确了地理开发条件制约生物能量,尤其是农业物质的产出,进而影响人口空间格局这一基本规律。并进一步提出,维护国家资源环境基础的整体稳定,特别是开发条件要素的稳定与有效提高区域物质能量供给及置换效率是国家和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书特色

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口分布规律是人地关系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20世纪30年代胡焕庸先生对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基线(胡焕庸线)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人地关系问题的研究。本书以资源环境基础理论为基础,分析在区域资源环境组合状态与地形条件制约作用下,物质能量转换的空间差异,以此揭示我国人口长期分布基线(胡焕庸线)演变的原因所在。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由5部分构成。其一,国内外人地关系研究回顾;其二,资源环境基础理论框架;其三,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其四,中国农业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其五,资源环境基础的地形影响。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依据 1
第二节 研究方案 6
第三节 人地关系研究综述 8
第二章 资源环境基础论 18
第一节 认识过程及内涵 18
第二节 基本框架及要素 21
第三节 时空演化及作用机制分析 26
第三章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 29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30
第二节 1953 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38
第三节 2005 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48
第四节 典型农牧交错区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58
第五节 人口分区 64
第六节 本章小结 68
第四章 中国农业生产潜力空间分布 69
第一节 生产潜力计算方法 70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73
第三节 农业生产潜力计算 84
第四节 影响农业生产的其他主要因素 90
第五节 本章小结 91
第五章 地理开发条件的地形影响 93
第一节 地形影响总论 94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98
第三节 地形影响下的农业生产潜力 110
第四节 能量利用效率空间格局 117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21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23
第一节 主要结论 123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123
参考文献 125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人地关系演进的地理开发条件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1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