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耿毓修
页数:200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1122315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2001年退休后,仍然不时参加相关专业活动。诸如学术论坛、讲座,规划项目评审、咨询,专业座谈,杂志约稿,还承担了相关课题研究和规划顾问工作。2001年以来,作者结合相关专业活动撰写了若干论文、评论、建议和纪实性文章。本书选取了其中具有参考价值和纪实意义的35篇文章,按其内容分为7个专题,包括论述类、评析类、纪实类和研究类四种文体。
作者简介
耿毓修,男,汉族,1937年出生于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特许注册城市规划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1963年同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曾任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总工程师,上海市第八届政协委员并任上海市第八届政协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1年退休,曾任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城市规划》、《规划师》杂志顾问编委,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城市规划》杂志顾问。
由其主编或编著出版的著作有《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行政与法制》、《城市规划实施》、《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管理》(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材)。参与编著的著作有全国市长培训中心教材《城市规划读本》、《城市规划决策概论》。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考试指定用书《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并在《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刊》、《规划师》、《上海城市规划》、《时代建筑》等学术刊物和学术论坛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2001年退休后,仍然不时参加相关专业活动。诸如学术论坛、讲座,规划项目评审、咨询,专业座谈,杂志约稿,还承担了相关课题研究和规划顾问工作。2001年以来,作者结合相关专业活动撰写了若干论文、评论、建议和纪实性文章。本书选取了其中具有参考价值和纪实意义的35篇文章,按其内容分为7个专题,包括论述类、评析类、纪实类和研究类四种文体。
目录
关于修改《城市规划法》两点建议
营造城市特色应把握的几个关系——读书、读报、读城的思辨
城市规划要以科学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
城市规划“以人为本”探析
实施《物权法》涉及城市规划的两个问题
把握当今时代脉搏提高规划创新能力
城乡规划编制
务实、创新、求是——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点认识
30年,见证上海规划设计事业的巨变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回顾和建议
“后世博·文化博览区规划”之我见
乡村规划教学的良好开端
城乡规划项目评析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评“上海市区大型变电站选址规划”
改革创新突破——评都江堰“壹街区”详细规划
三分规划七分研究——评“三亚市海棠湾A5、A8、A9片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
开创性的探索——“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新课题,新成就——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
提升规划效能的范例——评“上海宝山美罗家园大型居住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规划研究——评“湖北省小城镇发展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
城乡规划实务讲座
规划师继续教育要讲求实效
城市规划依法行政(提纲)
城市规划管理案例解析(提纲)
漫谈建筑(提纲)
城市住宅建设
上海城市住宅百年录(1840~1949年)
六个“第一” 六十年发展
居住社区若干问题的思考
简议住区生态建设的几个问题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从两座博物馆的困境说开去
青浦古村落、古民宅、特色村庄调研报告
工业历史遗产为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了广阔天地
桓台县新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解析与实施建议
其他
新形势下解读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的地位、作用和发展
“雕塑与城市对话”的启示
业余收藏断想
户外广告的功能、现状及其发展取向
上海传统工业技术改造要与城市改造相结合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