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天道
页数:290页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068716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青少年美育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美育教育的内容及其美的存在形态和审美的心理运作过程。书稿分上下两篇依次就美育的意义、美育特点剖析、自然美与美育、自然美的欣赏、人生美与美育人生、艺术美与美育、艺术美的类型、审美心理过程、审美需要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作者简介
李天道: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文科二级教授、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四川师范大学首批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四川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曾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其中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四川省文学奖一等奖1次;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七次;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并且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多家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多部。
本书特色
《美育与美育心理》论述了青少年美育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美教育的内容及其美的存在形态和审美的心理运作过程。本书作者李天道: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文科二级教授、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四川师范大学首批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四川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曾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其中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四川省文学奖一等奖1次;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七次;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并且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多家最出版社出版专著多部。
目录
第一节美育的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美育的发展过程
二、美育的内涵
三、应该避免的几种倾向
四、美育的现状与任务
五、美育的独立意义
六、美育与素质教育
第二节美育特点剖析
一、美育与“自由人”
二、美育的特点与学校的任务
三、美育的关键与美育实践方式
四、审美教育的特点
上编美育的内容与形态
第一章自然美与美育
第一节自然美的意义、特征和类型
第二节自然美的双重审美特性
第三节望峰息心:自然美对美育的意义
第二章自然美的欣赏
第一节美向何处寻?
第二节烟笼寒水月笼沙——自然景物的形象声色之美
第三节横看成岭侧成峰——变幻莫测的自然美
第四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自然美与人
第三章人生美与美育人生
第一节人的体态美
一、神奇的黄金分割律
二、风姿特秀的嵇康
三、林肯体现的人性美
第二节人的风度美
一、羽扇纶巾的诸葛亮
二、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三、袒腹东床的王羲之
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第三节人的情感美
一、无情不是真君子
二、让世界充满爱
三、分享快乐
四、友谊地久天长
五、高山流水觅知音
第四节人的品格美
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二、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
三、赤子深情的鲁迅先生
第五节人的仪表美
一、变幻的仪态——美的骨架
二、穿衣之道——美的魔术师
三、仪表美的实践——美学理论的实体化
四、历史悠久的仪表谈——仪表的审美欣赏
第四章艺术美与美育
第一节艺术美的主观创造性
第二节艺术美的真实性
第三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第四节形神兼备与情景交融
第五章艺术美的类型(上)
第一节文学艺术
第二节迷人的诗歌艺术
第三节绘画艺术美的特性
第六章艺术美的类型(中)
第一节凝固的舞蹈——雕塑美
一、立体的诗——雕塑的艺术美
二、瞬间的精彩——雕塑的美学特点
三、想象的美——雕塑的审美欣赏
第二节“凝固的线条”——建筑美
一、技术和美的综合——建筑的艺术美
二、“重重叠叠,层层楼阁”——建筑美的欣赏
三、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音乐美
四、和周围的风景融为一体——建筑的和谐美
第三节“巧夺天工”——园林美
一、“自出心裁”的山水——园林美的特点
二、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园林艺术的诗情画意
第四节“高超细密”——工艺美
第七章艺术美的类型(下)
第一节“主人忘归客不发”——音乐美的特征
一、“无声胜有声”——音乐美的审美特征
二、流动的诗画——古典音乐美
三、音乐之王——交响乐的审美欣赏
四、流行歌曲谈
五、泥土的芳香——民歌的艺术美
六、封陈的美好记忆——历史歌曲的魅力
第二节无声的艺术——舞蹈美
一、旋转的人体——舞蹈的艺术美
二、红舞鞋上的歌——芭蕾舞的审美欣赏
三、程式化的舞蹈——戏曲舞蹈的审美欣赏
四、自娱自乐的舞蹈——现代舞蹈的审美欣赏
第三节“综合的舞台艺术”——戏剧美
一、表演艺术——戏剧美的审美特征
二、表演出来的人生——戏剧的艺术美
三、最伟大的演员和最伟大的观众——戏剧的观赏态度
四、怎样把戏看懂?——“戏剧性”的把握
第四节银屏上的艺术——影视美
一、最大众化的艺术——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二、献给大众的艺术——电影的艺术美
三、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电影的镜头分切
四、电影语言的组合——“蒙太奇”手法
五、电影的孪生兄弟——电视剧的艺术美
第五节纸上的音乐——书法艺术美
下编美育的心理要素与过程
第八章审美心理过程
第一节审美心理过程是诸种心理因素和谐运动的过程
第二节审美感知阶段
一、对形式美的感知是美感运动的起点
二、审美初感在审美感知中的意义
第三节审美经验阶段
一、审美经验的含义
二、审美经验结构要素的两大系列
三、审美经验结构的两大系列与审美对象内容的对应关系
第四节审美创造阶段
一、拓展审美对象的意蕴
二、构筑新的审美意象
第九章审美需要
第一节需要——主体积极性的源泉
一、需要的界说
二、审美需要是人的高级的精神需要
三、审美需要是人追求和获得审美情感的需要
第二节审美需要是审美主体的自我实现
一、对马斯洛“自我实现”概念的评价
二、审美需要是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节审美需要产生与发展的条件与规律
一、激发律
二、累积律
三、情绪强化律
四、意识调节律
第十章审美感知觉
第一节审美知觉的内涵
一、日常知觉
二、审美知觉
第二节审美知觉的主要特征
一、敏感性
二、朦胧性
三、生动性
四、丰富性
第三节形式结构与情感模式
一、形式结构的张力
二、感应形式结构内蕴的张力
三、大脑生理电力场运动
第四节审美直觉、审美联觉
一、审美直觉
二、审美联觉
第十一章审美想象
第一节审美想象的内涵
一、想象与审美想象
二、审美想象产生的条件
第二节审美想象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广阔的覆盖性
二、具有非物质功利性
三、具有明显的情绪性
四、具有普遍有效性
第三节审美想象的类型
一、不随意想象与随意想象
二、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三、审美想象在文艺审美接受过程中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审美联想
一、审美联想的含义
二、审美联想的种类
三、审美联想的美学意义
第十二章审美情感
第一节审美情感的内涵
一、情感与审美情感
二、审美情感与道德感、理智感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审美情感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静态考察
二、动态分析
第三节审美情绪
一、审美情绪的含义
二、审美情绪的表现形态
第四节审美移情
一、移情的机制
二、移情的形态
第十三章审美理解
第一节审美理解的内涵
一、审美理解的含义
二、审美认识与概念认识的区别与联系
三、审美理解与“直接观照”
第二节审美理解的层次
一、区分现实状态和虚幻状态
二、领会审美对象的含义
三、领悟审美对象的深层生命意蕴
第十四章审美体验
第一节审美体验的内涵
一、审美体验的含义
二、审美体验与非审美体验
第二节审美体验的主要特征
一、极大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二、强烈的个体性和主观性
三、丰富的直觉性和具体性
四、浓厚的感情性和活跃的联想力
第三节审美体验的类型
一、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揣摩型
二、情不自禁、神与物游的迷狂型
三、设身处地与情不自禁的综合型
附文一: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的转化问题
附文二:近百年中国美育的研究状况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