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向世陵
页数:27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01800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天人之辨为中国哲学的主线,紧紧跟随古往今来圣哲先贤的哲学追思,以哲学问题、学术流派和思想承传为中心,通过对哲学学派发展和思想源流承传线索的梳理,一览民族文化特有的魅力和风采,并引发思考几千年文明传统承继不衰的历史教益,突出发掘了中西古今之争的“新”时代哲学的特点,简洁、清新地勾勒了中国哲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本书突出了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力求将知识传授和智慧开发结合起来,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作者简介
向世陵,1955年出生于四川南充。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副院长,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哲学》顾问。兼任《中国哲学史》杂志副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等职。主要著作有《理学与易学》、《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善恶之七——胡宏·性学·理学》、《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变》、《儒家的天论》等。主编多部专著和教材,先后获得教育部、北京市和中国人民大学多项学术奖励。
本书特色
本书以天人之辨为中国哲学的主线,紧紧跟随古往今来圣哲先贤的哲学追思,以哲学问题、学术流派和思想承传为中心,通过对哲学学派发展和思想源流承传线索的梳理,一览民族文化特有的魅力和风采,并引发思考几千年文明传统承继不衰的历史教益,突出发掘了中西古今之争的“新”时代哲学的特点,简洁、清新地勾勒了中国哲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本书突出了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力求将知识传授和智慧开发结合起来,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目录
第一节 “神奇国土”的文化
第二节 “远离欧洲”之路
第三节 源远流长的传统
思考题
第一章 先秦诸子学
第一节 智慧的萌发
第二节 《易》为六经之首
第三节 爱人而知天
第四节 兼爱与三表
第五节 无为之道
第六节 名辩之学
第七节 讲法的“道理”
第八节 阴阳五行说
思考题
第二章 汉唐哲学
第一节 天人感应与天道自然
第二节 名教自然之辨
第三节 本未有无之辨
第四节 言意之辨
第五节 神灭与神不灭
第六节 万法唯识
第七节 圆融无碍
第八节 顿悟成佛
第九节 道统与性情
思考题
第三章 宋明理学
第一节 理学概说
第二节 无极与太极
第三节 “天理”的体贴
第四节 本心与良知
第五节 太虚即气
思考题
第四章 明清实学
第一节 东林新风
第二节 经术所以经世
第三节 综当代之务
第四节 气学与实学
第五节 颜李学术
第六节 气情理之辨
第七节 实事求是
思考题
第五章 近代新学
第一节 “新学”的方向
第二节 经学与维新
第三节 西学引入和“哲学”的建构
第四节 诸子学和国粹派
第五节 由“新学”走向现代
思考题
结语 智慧与自由
思考题
主要参考书目
第1版后记
第2版后记
第3版后记
节选
《中国哲学智慧(第3版)》: 两汉时期,儒家学说经过新的整合取得了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道家学说成为影响最大的非正统思想。与此相应,在天人关系的问题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天人感应观和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天道自然观;前者以董仲舒为代表,后者以王充为代表。 一、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董仲舒(前179-前104)的一生主要以教师为业,他是西汉时期最有影响的儒家思想代表。他保存下来的著作有《春秋繁露》和《举贤良对策》三篇。 (一)“大一统”的社会政治主张 董仲舒生当汉武帝统治时期,当时的汉王朝已经成为强盛的帝国。武帝一反汉初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在内政外交和文治武功方面都大有作为,汉初流行的黄老思想已不再适用。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董仲舒一方面积极提倡政治和思想上的一统专制,一方面为他的政治主张建立起一套天人感应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从思想理论方面为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服务。 董仲舒明确主张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所谓一统,就是一切统一于天子朝廷的专制统治。要达此目的,首先必须统一人们的思想,而统一思想的具体办法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援引《春秋公羊传》的说法,认为《春秋》里就强调一统,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亦即天经地义、万古不变的法则;可是现在人们持有各种不同的思想主张,于是使在上的统治者无法保持一统,法令制度变来变去,在下的人们无所适从;因此,凡是不属于“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思想学说都应当禁止,不能听任其自由流传。那些不属于“孔子之术”的思想学说都是邪门歪道,如果把它们杜绝了,就可以实现一统,于是法度明确,人民也就知道应该遵从什么了(参见《举贤良对策>三)。董仲舒的建议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从此以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二)君权神(天)授说 为了论证一统专制的合理性,董仲舒把君主说成“天命”(或“天意”)的执行者。他认为,一个人成为君主,并非人力所能决定,而是自然如此的,这就表明那个人是由于禀受了天命才成为君主;君主执掌生杀大权,发号施令,统治天下,他的权力是“天意之所予”;君主居于上天和人民之间,上天的意志通过君主而贯彻到人间;君主号称“天子”,上天与天子就如同父亲和儿子,儿子遵从父命,君主服从天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也是一样,天下之人都要服从于君主,这就好比孩子归顺父母。这种说法完全是一种君权神授的观点,它的意思无非是说君主是执行天意的,而天意又是不可抗拒的,因此,普天之下所有的人都必须服从君主的统治。 (三)天人感应说 董仲舒的君权神授说是以他的天人感应目的论为理论基础的。他从儒家学说的立场出发,继承西周以来的天命观,结合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当时的科学知识,提出了一套天人感应目的论学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