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谢志强
页数:248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526346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上海支边青年在上个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进疆至返沪为时间轴线,以见证者“我”为视角,串珠为链式地串起上海青年的群像,落实在个体的命运上:个人与时代,个体与群体。采取当代世界长篇小说兴起的一种方法,即由一段段故事构成的长篇小说。是对生活形态以文学回应。作者用近两年的时间来创作,每一章侧重一个人物。一个人包涵了众多人,而群体里又显示出个体的形象“亮点”。从而组成“上海青年”命运交响曲。每一个都是命运交响曲中的一种变奏,但总体又在那个时代主旋律的氛围中。作者在意的是典型的“那一个”。新疆改变了“上海青年”,同时“上海青年”也改变了新疆。因为作者有上海情结,又与上海青年相处、交往,更在乎体现在生活细部的文化意义上的改变——地域文化的交融和差异,是外形,更是心灵。其实,那支交响曲当今仍在变奏。要是没有那场上海青年支边的热潮,沙漠和绿洲会缺失文明的一环(这就是深远的影响和价值)。那正是上海青年的第二故乡,火红年代青春的激情和灵魂永远留在了那片神奇的土地。它以文字定格了上海青年永恒的“红色”瞬间和记忆。
作者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家学会副秘书长。已在国内外发表小小说2000余篇,出版有文学评论集《与小小说共舞》 《向经典深度致敬》 《一场进行时文学对话》等,长篇小说《塔卡拉玛干少年》。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上海支边青年在上个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进疆至返沪为时间轴线,以见证者“我”为视角,串珠为链式地串起上海青年的群像,落实在个体的命运上:个人与时代,个体与群体。采取当代世界长篇小说兴起的一种方法,即由一段段故事构成的长篇小说。是对生活形态以文学回应。作者用近两年的时间来创作,每一章侧重一个人物。一个人包涵了众多人,而群体里又显示出个体的形象“亮点”。从而组成“上海青年”命运交响曲。每一个都是命运交响曲中的一种变奏,但总体又在那个时代主旋律的氛围中。作者在意的是典型的“那一个”。新疆改变了“上海青年”,同时“上海青年”也改变了新疆。因为作者有上海情结,又与上海青年相处、交往,更在乎体现在生活细部的文化意义上的改变——地域文化的交融和差异,是外形,更是心灵。其实,那支交响曲当今仍在变奏。要是没有那场上海青年支边的热潮,沙漠和绿洲会缺失文明的一环(这就是深远的影响和价值)。那正是上海青年的第二故乡,火红年代青春的激情和灵魂永远留在了那片神奇的土地。它以文字定格了上海青年永恒的“红色”瞬间和记忆。
目录
夜色中的秘密
病假条
老李家的自行车
家书
婚房发芽
哑巴
晚上还有什么事
看不见的小东西
游泳风波
一种习惯
闲人免进
石可贵的肚子
沙漠之夜
误会
一首没唱完的歌
一片朝霞
常没有
刘志坚的逻辑
哄肚子
甜菜是怎么种成的
占领
胡杨树上的信箱
泉
1966年的淘汰母鸡
机动
哀乐
一双棉手套
黑子
夜班饭
启发
剥树皮
坚持
敬礼
觉醒
结婚证
再放一遍
爆炸
两个玉米棒子
姚喇叭
手
红灯记
覆盖着沙土的嫩叶
新疆民歌
人皮
一条懒虫
鼠
一记耳光
舌头
发现
跷脚
鸡蛋
突击拔草
红色笔记本
太阳升起的方向
1978年的家庭会议
表演生病
骡子
妈妈的火车站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