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赫广霖 著
页数:285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333194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宋初诗派为研究对象,真实、客观、系统地考察、分析、描述宋初诗派。揭示了宋初诗派独特而鲜明的总体风貌及其有机的内在联系,阐释其在唐宋诗风转型中所具有的关捩意义和特殊价值。
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宋初诗派的形成
第一节 社会因素
第二节 时代、个人心理的浸染
第三节 文学传统的影响
第四节 唱和诗风的促动
第二章 白体与王禹偁
第一节 概观
第二节 务实浅切的白体诗风
第三节 早期白体诗人及其创作
第四节 王禹僻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白体流行的直接动因与白体诗人的接受机缘
第三章 晚唐体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主题取向:隐逸、恬淡之趣
第三节 审美旨趣:精巧、清雅之韵
第四节 潮起潮落晚唐风
第五节 宋代诗人对晚唐诗风的接受
第四章 西昆体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创作取向的主体视角:颂德与讽喻
第三节 艺术审美的独特追求:浓艳与典雅
第四节 文学价值的反思与再议
第五节 西昆体的盛衰与北宋科举制变迁的关系
第五章 反西昆派
第一节 反西昆派的诗学主张
第二节 反西昆派创作活动的萌发
第三节 反西昆派诗歌的风格内涵
第四节 反西昆派诗人的淑世观念与自立意识
第六章 转变中的诗坛
第一节 内部观照:宋初诗派嬗递的本质
第二节 宏观视野:承前启后的宋初诗坛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绪论
第一章 宋初诗派的形成
第一节 社会因素
第二节 时代、个人心理的浸染
第三节 文学传统的影响
第四节 唱和诗风的促动
第二章 白体与王禹偁
第一节 概观
第二节 务实浅切的白体诗风
第三节 早期白体诗人及其创作
第四节 王禹僻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白体流行的直接动因与白体诗人的接受机缘
第三章 晚唐体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主题取向:隐逸、恬淡之趣
第三节 审美旨趣:精巧、清雅之韵
第四节 潮起潮落晚唐风
第五节 宋代诗人对晚唐诗风的接受
第四章 西昆体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创作取向的主体视角:颂德与讽喻
第三节 艺术审美的独特追求:浓艳与典雅
第四节 文学价值的反思与再议
第五节 西昆体的盛衰与北宋科举制变迁的关系
第五章 反西昆派
第一节 反西昆派的诗学主张
第二节 反西昆派创作活动的萌发
第三节 反西昆派诗歌的风格内涵
第四节 反西昆派诗人的淑世观念与自立意识
第六章 转变中的诗坛
第一节 内部观照:宋初诗派嬗递的本质
第二节 宏观视野:承前启后的宋初诗坛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节选
第一章 宋初诗派的形成
宋初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是有着许多错综复杂、既带普遍性又具特殊性的背景和因素的。这其中包括社会政治状况、经济条件、文学思想以及时代、个人的心理和文学自身的发展变化等方面。这些背景和因素的交互作用,促使宋初文学逐步演进、变化。在一系列曲折波荡的变革历程中,宋初文学呈出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并为最终形成一个颇有异于前代文学的总体风采奠定了基础。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宋初诗派的具体成因。
第一节 社会因素
“文变梁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时代环境与社会生活是文学赖以产生的土壤和源泉,文学则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化反映。社会的诸种构成因素决定着文学的现状和而貌,因而,这些因素的变化理波动必然导致文学的变革。宋初诗派的衍变就充分表明了这一客观的文艺规律。我们要考察宋初诗派的生成,就必须要深入了解宋初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思想等社会因素的内在构造的本质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