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军发,马丽,阮杰主编
页数:463页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24289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的复习指导教材。全书按照大纲要求,在分析历年数千道考试题、认真总结考试命题规律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共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及寄生虫检验。在每节之后,对历年考试的命题点作了详细串讲。编写精炼且紧扣历年命题重点是本书的突出特点,使考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考试的方向和细节,提高复习效率。与本书配套出版的还有《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模拟试卷及解析》和《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前冲刺必做4套卷》。
作者简介
丁震,资深医学考试图书编辑和护理考试培训专家,原人民军医出版社考试中心主任。教学经验丰富,对出题方向和考试要点把握精准,独创“点线学习法”培训体系。2010年以来,在全国护理院校现场巡讲近200场,举办40余场护考师资交流培训会。所编著的考试教材易学、好记、命中率高,深受考生喜爱。策划、编著的《护考急救包》已连续畅销9年,助力百万考生通过护考。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的复习指导教材。全书按照大纲要求,在分析历年数千道考试题、认真总结考试命题规律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共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及寄生虫检验。在每节之后,对历年考试的命题点作了详细串讲。编写精炼且紧扣历年命题重点是本书的突出特点,使考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考试的方向和细节,提高复习效率。与本书配套出版的还有《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模拟试卷及解析》和《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前冲刺必做4套卷》。
目录
第一节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1
第二节 红细胞检查……………………………………………….. 5
第三节 白细胞检查………………………………………………. 18
第四节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25
第五节 血型和输血………………………………………………. 30
第六节 尿液生成和标本采集及处理…………………………………… 38
第七节 尿理学检验………………………………………………. 42
第八节 尿有形成分检查……………………………………………. 47
第九节 尿液化学检查……………………………………………… 56
第十节 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67
第十一节 粪便检验………………………………………………. 71
第十二节 脑脊液检验……………………………………………… 76
第十三节 浆膜腔与关节腔积液检验…………………………………… 81
第十四节 精液检查………………………………………………. 86
第十五节 前列腺液检查……………………………………………. 91
第十六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 92
第十七节 羊水检查………………………………………………. 93
第十八节 脱落细胞检查……………………………………………. 97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 105
第一节 绪论…………………………………………………… 105
第二节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105
第三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109
第四节 血细胞化学染色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116
第五节 溶血性贫血的检验…………………………………………. 122
第六节 常见血液病检验…………………………………………… 134
第七节 白血病概述……………………………………………… 142
第八节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 149
第九节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50
第十节 特殊类型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 156
第十一节 骨髓增殖性肿瘤…………………………………………. 159
第十二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实验诊断……………………………. 164
第十三节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 166
第十四节 恶性淋巴瘤及其实验诊断………………………………….. 167
第十五节 浆细胞肿瘤及其实验诊断………………………………….. 169
第十六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 172
第十七节 其他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 173
第十八节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175
第十九节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182
第二十节 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196
第二十一节 常见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204
第二十二节 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 205
第二十三节 出凝血试验的自动化……………………………………. 207
第三章 临床化学…………………………………………………. 208
第一节 绪论…………………………………………………… 208
第二节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 209
第三节 脂代谢及高脂蛋白血症……………………………………… 219
第四节 血浆蛋白质检查…………………………………………… 226
第五节 诊断酶学……………………………………………….. 230
第六节 体液平衡紊乱及其检查……………………………………… 235
第七节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242
第八节 治疗药物监测…………………………………………….. 246
第九节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250
第十节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252
第十一节 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 257
第十二节 胰腺疾病的检查…………………………………………. 261
第十三节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 264
第十四节 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 268
第十五节 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 272
第四章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74
第一节 免疫学概论……………………………………………… 274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 287
第三节 免疫原及抗血清制备……………………………………….. 289
第四节 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292
第五节 凝集反应……………………………………………….. 294
第六节 沉淀反应……………………………………………….. 296
第七节 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放射分析…………………………………. 300
第八节 荧光免疫技术…………………………………………….. 302
第九节 酶免疫技术……………………………………………… 305
第十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308
第十一节 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 310
第十二节 固相膜免疫测定…………………………………………. 313
第十三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314
第十四节 免疫细胞分离检测技术……………………………………. 317
第十五节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319
第十六节 细胞因子与黏附分子检测………………………………….. 321
第十七节 免疫球蛋白检测及应用……………………………………. 323
第十八节 补体检测及应用…………………………………………. 325
第十九节 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 327
第二十节 免疫自动化仪器分析……………………………………… 329
第二十一节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 332
第二十二节 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333
第二十三节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336
第二十四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340
第二十五节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342
第二十六节 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344
第二十七节 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测………………………………….. 347
第二十八节 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 349
第五章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 352
第一节 绪论…………………………………………………… 352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354
第三节 细菌的生理……………………………………………… 357
第四节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360
第五节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362
第六节 微生物在人体的分布及其致病性与感染………………………….. 364
第七节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369
第八节 细菌感染的病原学检查概述………………………………….. 370
第九节 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374
第十节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376
第十一节 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 381
第十二节 血清学试验…………………………………………….. 386
第十三节 动物实验……………………………………………… 386
第十四节 菌种保存与管理…………………………………………. 388
第十五节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 389
第十六节 微生物自动化检验……………………………………….. 393
第十七节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395
第十八节 肠杆菌科及检验…………………………………………. 398
第十九节 非发酵菌及检验…………………………………………. 403
第二十节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及检验………………………………….. 404
第二十一节 弧菌科及检验…………………………………………. 405
第二十二节 弯曲菌属和幽门螺杆菌及检验……………………………… 407
第二十三节 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 409
第二十四节 棒状杆菌属及检验……………………………………… 410
第二十五节 分枝杆菌属及检验……………………………………… 411
第二十六节 病原性放线菌与诺卡菌属及检验……………………………. 412
第二十七节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413
第二十八节 螺旋体及检验…………………………………………. 415
第二十九节 支原体及其检验……………………………………….. 417
第三十节 衣原体及检验…………………………………………. 418
第三十一节 立克次体及检验……………………………………….. 419
第三十二节 真菌学总论…………………………………………… 421
第三十三节 病原真菌及检验……………………………………….. 423
第三十四节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425
第三十五节 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验………………………………….. 434
第三十六节 医院感染…………………………………………….. 438
第三十七节 细菌耐药性检测……………………………………….. 440
第三十八节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441
第三十九节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保证………………………………….. 442
第六章 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444
第一节 总论…………………………………………………… 444
第二节 医学蠕虫……………………………………………….. 445
第三节 医学原虫……………………………………………….. 452
第四节 医学节肢动物…………………………………………….. 456
第五节 寄生虫检验技术……………………………………………… 4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