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卢健松//姜敏
页数:240 页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1120970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从速写到设计:建筑师图解思考的学习与实践》是一本关于建筑设计方法与表现方法的图书。结合作者建筑教学与实际工程的经验,重点阐释了建筑师如何提高手绘能力,观察能力,如何通过手绘方法收集素材,增长知识;如何借助手绘技巧在实际工作中辅助思维,提高效率。
作者简介
p>作者简介
卢健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建筑师,
青年教师。2002年起,任教干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从事建筑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地方性
建筑。曾经参与大量实际工程的设计工作.在理论
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建筑绘画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有独到认识。绘画作品在2006年中国手绘建筑画
大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奖 部分作品收录于全国性
建筑画教材当中。曾为《万科印象第五园》、《钢
笔建筑室内环境技法与表现》等书籍绘制插图,作
品多次发表于国内期刊杂志。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关于建筑设计方法与表现方法的图书。
本书适合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建筑及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建筑爱好者阅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用手体验——从速写到设计
第一节 现场速写——凝眸真实的世界
感受场地
景观的视觉结构
尺度
材质
去写生
第二节 照片临摹——足不出户的写生
学会构图
建立自己的资料本
信笔涂鸦
电影
第三节 草图学习——手与手的交流
泛读与精读
思维沟通
技巧学习
连环画
漫画
插图
第二章 图写天下
第一节 画里阳山村
湖南郴州桂阳县阳山村
第二节 光的表现——广州圣心教堂的室内钢笔画
广州圣心教堂的室内钢笔画
第三节 西递一日
西递
夜访
清晨
傍晚
第四节 钢笔写世界
车家大院
天坛
菊儿胡同
常德市人民东路26号
第三章 用手思考——设计的表达技巧
第一节 概念设计及其表达
概念设计的含义
概念设计的特点
概念设计的表达
现代技术条件下概念设计的变化
案例详释:长沙船舶博物馆
第二节 设计过程中的思维风暴——运用草图发散性思维
钢笔的优势
思维风暴
案例详释:绞尽脑汁的思考——某电机厂入口设计
案例详释:坡屋顶的抽象方式——长沙清水塘文化步行街
第三节 设计过程中的层级推进——运用草图将设计推向深入
草图的信息深度
草图表达的局限性
案例详释:方案的深度演进——星城政府办公楼外立面设计
案例详释:文字的力量——城头山古城遗址博物馆方案
第四章 速写技巧的应用——设计的表现技巧
第一节 修改的技巧——充满信心与快乐地画图
尽可能不要犯错
修改的技巧
案例详释:对有颜色与底纹的画稿进行修改
案例详释:设计变更导致画稿的修改
第二节 借助模型的表现技巧——快速而且准确地画图
用触觉思考
实体模型与虚拟模型
摄影技巧对透视图绘制的影响
案例详释:岳阳楼风景名胜区扩建规划
第三节 从黑白到彩色——钢笔淡彩的基本方法
钢笔淡彩的基本步骤
钢笔淡彩的墨线稿
钢笔淡彩的色彩特征
案例详释:岳阳南湖宾馆客房部
案例详释:长沙市海豚馆
第五章 心象速写
第一节 单体方案的表现策略
远古的迷思——城头山古城遗址博物馆单体与环境设计
湘江北去——长沙客运中心码头综合改造方案设计
湖南永州滨江商业广场单体建筑设计
江西萍乡国税局室内设计
安徽六安西海农业生态园单体建筑概念
湖南怀化师范大学教学楼
小品建筑
湖南长沙电力学院教学主楼
第二节 城市设计的表现策略
湖南娄底娄星广场设计
湖北通山九宫山闯王陵
湖南华强灯具有限公司规划设计
湖南娄底师范大学校园中心广场设计
某厂区入口环境整体改造设计
第三节 景观设计的表现策略
湖南岳阳洞庭湖沿湖风光带
湖南衡阳回雁峰公园景观设计
湖南浏阳西湖度假山庄景观设计
某厂区环境改造设计
安徽新徽派园林设计
湖南株洲四季花园景观设计
某高校新校区环境设计
参考书目
致谢
节选
br />
卢健松同志编著的《从速写到设计——建筑师图解思考的学习与实践》是
一本颇具特色的、作者下了功夫的作品;它对促进建筑设计人员,特别是年轻的
建筑师提高自己的人文艺术素养,提高设计创作水平有参考价值。同时,对在校
建筑学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也有阅读价值。
这本书的特色之一是:把速写和徒手画与设计构思联系起来。形象思维是建
筑师创作的首要思维方式,即使电脑运作再熟练也不可替代;而形象思维离不开
“眼”、“手”、“心”的互动。这本书里有大量实例,特别是作者自己创作实践的
总结——作品创作不在规模大小,重在创作的优化。
这本书的特色之二是作者阐述了速写——徒手画成画前的创作背景、作者彼
时的感触、心情、思考。所谓“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带着思考带着感情作
画;不是“见画不见人”,而是“见画又见人”。这一点在纯美术作品中不很稀
奇,但对具有科技和人文内涵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这是我们今
天大力呼吁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本”,避免“玩构图”的重要原因。
时下坊间此类书不少,但多数是单纯技法的阐述和作品的汇集。卢健松同志
的这本书,在一些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可以谓之有新意并填补某些空白的
作品。
作者是一位年轻的建筑师,非常用功,也勤于思考。本人愿意向读者推荐这
一作品,同时,“艺无止境”,希望此书的问世,推动建筑画创作和相关读物的
出版更上一层楼。
前言
本书的核心是探讨建筑设计的方法。高深的建筑理论,最终需物化为具体的
建筑形式。形体与空间的推敲,是建筑研究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特征,我们的
工作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电脑的普及,各种简单易学的软件,使得表达形体的
方法越来越广泛,但最便捷、高效的还是钢笔画。因此,本书同时关注了建筑设
计方法与徒手表达技巧两个方面的内容。从事建筑设计,不必过度沉迷于建筑绘
画本身,但积累对形式的认知与丰富经验非常重要: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能帮
助我们及时收集素材,快速捕捉灵感,准确交流思想。
设计与绘画之间紧密且微妙的关联,每位设计工作者都能深切体会,却不能
准确描述。本书试图解释这种微妙的关联。速写为建筑设计工作提供了思维的素
材:速写的过程,既是描摹世界、写生世界的过程,也是观察世界、认知世界的
方法。而设计工作中所获得的知识,则给了我们更加明亮、敏锐的眼睛,使我们
在速写的过程中具有更加深刻的洞察力。
每一位设计师的心里,有比真实世界更完美的图景。速写练习中所获得的表
达能力,使得我们可以将存在于我们头脑里的想像,真实地表达出来。对设计者
而言,速写的对象有两个方面:真实的场景,内心的图像。没有速写练习所积累
的表达力,设计师就不能自由地袒露心襟,不能自由地与他人交流。绘画的能
力,不能决定设计师的设计水准;但表达的方式、技巧与勇气却可以帮助设计师
思考。
本书共五章。卢健松完成插图绘制与文字初稿;姜敏负责图纸整理及文字润
色,对文中部分观点亦有贡献。书中内容分作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包含第一、
二章,围绕速写展开。第一章中,讲述速写的学习目的与方法,展示了如何利用
速写来收集信息,提高设计技能。其中一些小的学习技巧,例如如何通过漫画、
连环画来提高建筑绘画的能力,也许不是常规的训练方法,但的确行之有效。生
活中的点滴积累,远比专门的练习实在。第二章里,展示了运用速写研究环境、
认知环境的案例,讨论了在数码相机日渐普遍的今天,利用速写观察世界的特殊
意义。后一个部分,包括三、四、五章,主要谈设计的构思与表现。第三章,重
点讨论如何利用徒手画辅助设计思考。第四章中,则将设计表现过程中亲身积累
的小技巧和盘托出。第五章里,一些案例被分作建筑、景观、城市设计三个类
别,用以解释不同设计层面上不同的表现方式。
书中的案例,全部都是设计工作中的实际积累。建筑设计有入画,也有不入
画的,并非所有设计思想都宜于用钢笔徒手表现。认同原广司先生的观点:形态
越简单,材料越复杂。而短期作业的小幅钢笔画很难清晰描绘材料质感,因此,
形态越简洁,徒手表现越难。为了便于讲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