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杏认,张晴雯
页数:114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16405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华北农田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期N2O排放通量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探讨了在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内,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矿质氮、土壤pH、氨氧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以及N2O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以期为减缓华北农田N2O的排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刘杏认,女,1976年10月生,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及温室气体排放机理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水专项课题1项,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领域做了大量科研工作,已发表论文30余篇,SCI论文10篇。
目录
1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
1.1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1.2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氨挥发和铵淋失的影响
1.3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1.4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1.5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1.6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固氮作用的影响
1.7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内容
3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3.1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
3.2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NH4+-N含量的影响
3.3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4 小麦-玉米轮作期其他因素对土壤矿质氮和pH值的影响
3.5 讨论与结论
4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影响
4.1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AOA丰度的影响
4.2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AOB丰度的影响
4.3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AOA/AOB的影响
4.4 小麦-玉米轮作期其他因素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4.5 讨论与结论
5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反硝化细菌的影响
5.1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亚硝酸还原酶(nirK、nirS)基因的影响
5.2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氧化亚氮还原酶(nosZ)基因的影响
5.3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nirK/nirS、(nirK+nirS)/nosZ比例的影响
5.4 小麦-玉米轮作期其他因素对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
5.5 讨论与结论
6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6.1 不同处理土壤MBC的变化
6.2 不同处理土壤MBN的变化
6.3 不同处理土壤MBC/MBN的变化
6.4 土壤MBC、MBN及MBC/MBN的变异程度
6.5 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与土壤微生物量的关系
6.6 讨论与结论
7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7.1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N20排放规律的影响
7.2 小麦一玉米轮作期其他因素对温室气体N2O排放量的影响
7.3 讨论与结论
8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8.1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8.2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8.3 讨论与结论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1.1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1.2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氨挥发和铵淋失的影响
1.3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1.4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1.5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1.6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固氮作用的影响
1.7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内容
3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3.1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
3.2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NH4+-N含量的影响
3.3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4 小麦-玉米轮作期其他因素对土壤矿质氮和pH值的影响
3.5 讨论与结论
4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影响
4.1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AOA丰度的影响
4.2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AOB丰度的影响
4.3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AOA/AOB的影响
4.4 小麦-玉米轮作期其他因素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4.5 讨论与结论
5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反硝化细菌的影响
5.1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亚硝酸还原酶(nirK、nirS)基因的影响
5.2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氧化亚氮还原酶(nosZ)基因的影响
5.3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nirK/nirS、(nirK+nirS)/nosZ比例的影响
5.4 小麦-玉米轮作期其他因素对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
5.5 讨论与结论
6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6.1 不同处理土壤MBC的变化
6.2 不同处理土壤MBN的变化
6.3 不同处理土壤MBC/MBN的变化
6.4 土壤MBC、MBN及MBC/MBN的变异程度
6.5 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与土壤微生物量的关系
6.6 讨论与结论
7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7.1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N20排放规律的影响
7.2 小麦一玉米轮作期其他因素对温室气体N2O排放量的影响
7.3 讨论与结论
8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8.1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8.2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8.3 讨论与结论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